【人物專訪】范鴻齡:做公職要有心,無居心!
2023年2月13日

撰文:幸瑜 本刊特約記者、鄧傳鏘 本刊總編輯

范鴻齡早年在商界被稱為「打工皇帝」,近年被譽為「公職王」,2019年12月出任醫管局主席這一重要公職。甫上場「社會運動」與「世紀疫情」接踵而至,員工多達九萬人的醫管局旋即被推到風口浪尖。

74歲的范鴻齡雖然寶刀未老,但也被殺個措手不及,接受本刊專訪時自嘲說:「原本政府最希望自己上任做長遠規劃,怎知道要四出撲火!」話雖這麼說,除了應付燃眉之急外,可持續發展並沒有停下來。

上任不久,醫管局便成立「持續發展專責小組」,負責制定長遠持續發展模式,一年後完成首份工作報告,結論是:要做到可持續發展,必須維持醫療服務的供求平衡。知易但行難,他說:「醫管局成立超過30年,公營醫院一來收費平,二來服務好,加上來者不拒,結果我們是『成功的受害者』。」

成功的受害者

「當你做得愈好,需求便愈大,普通科門診每次50元,一種藥只需15元,變相是一種福利。經過腦震盪後,我們得出改革三部曲『截上游、放下游、中間再分流』。」公營醫院專科服務佔總醫療開支超過80%,隨着人口老化,估計10多年後本港患慢性疾病患者會由220萬增至300萬,佔總人口37%。范鴻齡解釋,「截上游」的意思是減少使用公營醫療的人口,《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其中一個方向是,推出慢性病共同治理計劃,資助市民接受診斷慢性病,鼓勵市民經家庭醫生控制病情,務求病向淺中醫,藉此減低入院人數。

截上游 放下游

「『放下游』的意思是盡快讓病人離開公營體系,因為有些長者已經康復或病情穩定,但家人照顧不到或小型老人院不願負責,導致他們長期滯留在醫院,故此我們加強院舍合作,派出外展隊定期探訪和提供援助,同時保證萬一有事,可隨時入院。」然而,他承認這兩招遠水不能救近火。

「中間再分流可以做的比較多,其中一步是加快發展智慧型醫院。」他露出滿意表情說:「新冠疫情期間,視像遙距診症發揮到極大作用,患者確診後足不出戶,便能看症,然後把藥物直接送到屋企,我們期望遙距診症將來能擴大使用範圍,不僅減少患者舟車勞頓的時間,也能減輕醫院負擔。」

中間分流

同時,他透露,設立的日間診所可負責小手術,病人可即日出院,加上正推動設立護士診所,由資深護士開藥、量血壓,以降低公營醫院壓力。「公私營合作是另一方面,目前我們把眼部手術、照腸鏡等轉介給私院,但始終有顧慮,怕轉介太多,反而會促使私院向我們挖角,哈哈!」他補充道。

同一時間,醫管局會為病人提供選擇機會,前往大灣區做手術,「當然,不是個個想去,但可以節省輪候時間始終具吸引力,開關之後會再深入研究。」他強調改善供求失衡沒有「必殺技」,必須多管齊下,如兩個「十年計劃」,目標也是增加醫護人手和增建醫院。

以病人為本

《施政報告》列出的目標是,患者由抵達醫院到見醫生不會超過一小時,由進入醫院到離開不會超過兩小時,范鴻齡認為要減少輪候時間,醫管局首先要以病人為本,「過往文化是,覺得醫生的時間寶貴,病人等醫生天經地義,很多時醫生如有突發情況未能應診或遲到,這條龍就會一下子倍增」。

「這些行政問題是可以改善的,HAGo網上登記和預約診症時間,能為病人提供更大彈性,如果醫生明知9點趕不到,何不10點才開始讓病人預約呢?病人便可減少在醫院乾等一小時。」此外,他還透露,明年第一季將把送藥服務擴至非新冠患者,「病人要承擔運費,但可直送到屋企或辦公室,節省等藥時間,這些行政手段不會增加醫護壓力,只是過往無人推」。

除了當日診症的輪候時間之外,專科門診首次看病輪候時間也在持續減少,他解釋:「公院專科內部轉介個案佔超過七成,導致排隊人數居高不下,細看之下,很多情況是可避免的,如骨科把眼痕的病人轉去眼科,但本港醫生全部是全科畢業,輕症本來有能力處理,專責小組建議先轉給綜合診所(Integrated Clinic),若病情嚴重才轉去其他專科。」

他坦言,轉型為「以病人為本」是整體大方向:「聽過有人說病人等醫生是理所當然,但不能把公私營系統同一而論,畢竟看私家醫生是病人自己的選擇,等十小時也不能怪人,但公院醫生是輪更制,病人沒有選擇權利。」

改革成敗,往往繫於細節,「上任前一年,我已加入醫管局大會了解運作。」缺乏醫療背景的出身,上任之始曾受非議,但如今對醫管局架構瞭若指掌。

擔任過多個公職,笑言醫管局主席最具挑戰性,多次徹夜難眠,「記得疫情初期,缺乏保護衣和外科口罩時,我們大為緊張,幸好我能利用商界人脈解決到燃眉之急,如有泰國做生意的朋友,逐間藥房用現金購買外科口罩,也有另一朋友自告𡚒勇在中東入貨」。

「醫護罷工工潮是另一次瞓唔着的事件,畢竟當時出現『三罷』浪潮,一旦醫護成功,便會蔓延到各行各業,而且也直接損害病人利益,幸好我們扭盡六壬,總算在五日內平息風波。」去年第五波疫情,至今記憶猶新:「當時政策是公院要接收每一名確診者,按前四波經驗,3600張病床理論上綽綽有餘,豈料單日確診增至幾萬,加上後來院舍大爆發,消防和醫護集體感染而人手短缺,連交通也癱瘓,導致很多人睡在醫院外的帳篷,嘗盡寒風冷雨。」

醫管局當時飽受輿論口誅筆伐,他本人也不斷收到立法會議員電話轟炸,「Henry,快啲搞掂」,最終在團隊仆心仆命之下,兩星期內把病床數量增至1.2萬張,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我真是要讚揚同事的專業精神……,當然,要檢討的話,總有地方可以改善。」

禍兮福所倚,范鴻齡形容第五波疫情間接催化醫管局加快變革:「首先,我們成立了緊急應變指揮中心,7間醫院聯網調配,實時見到病床數目,並在實名制之下,醫院總負責人只要一個電話就能作出調配。其次,我們接受內地專家意見,需要時設立定點醫院,集中處理減重症、減死亡,新冠確診者不一定入院(當時未有啟德社區暫託中心)。」

內地醫護在第五波疫情期間援港,表現普遍獲社會接受,醫管局趁機推動大灣區人才交流計劃,藉此增加人才供應,「萬事起頭難,廣東省衞健委願意踏出第一步,首批10個醫生是經過醫委會審批,標準出來之後,相信能加快進程」。

當下醫護人手仍然緊張,范鴻齡又有什麼招數搶人才?他苦笑道:「2020年初,我提出首次置業貸款,結果做了3年才能推出,我如果在商界的話,保證3個月就能做到,哈哈!單靠一招當然不夠,現時所有海外醫科畢業生回港能作有限制註冊,入職公院5年後將不再受限制,如果不想考試,亦可留在公營體系;上屆政府推出特別註冊條例,適用於全球100間醫學院,畢業生回港後不用考試,目前政府只是列出75間名單,之後我們會進一步主動出擊。」

「凡事要打鐵趁熱,我們有一隊人手專門跟進每個申請者的個案,畢竟受聘者來港要考慮太太的工作、小孩讀書等不同情況。」要說好醫療故事,先要說好香港故事,他透露移民醫護回流也是吸納目標,目前約有10名醫管局前護士由英國、新加坡等地重投工作。

——節錄自2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