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舞蹈在香港:舞蹈教育的新想象
2023年9月22日

學生隨 Dance Nefertiti Egyptian Dance School 創辦人張潔婷 May Cheung 學習埃及的 Saidi 舞蹈
學生隨 Dance Nefertiti Egyptian Dance School 創辦人張潔婷 May Cheung 學習埃及的 Saidi 舞蹈

作者:丘思詠

舞蹈教育工作者、舞蹈評論及寫作人。任教於嶺南大學及香港敎育大學。亦為不同機構設計舞蹈課程及活動。舞評及文章刊於《舞蹈手扎》、《ARTism》及其他媒體。

文章原載於《藝術當下》https://www.artisticmoments.net/

=================================

「你們認識哪些舞蹈種類?」在教學的過程中,每每問我的學生,他們的答覆多是「hip hop、K-pop、芭蕾舞、中國舞、現代舞」。這正好說明他們對舞蹈的認知大大受到商業及在香港獨特歷史情境下政府推動舞蹈的影響,所知的舞蹈種類比較狹窄。

除了認知的舞蹈不多,在香港學習舞蹈,也像學習其他學科般,多以考試為主導,並將重點放於舞蹈技巧上,而對每個舞種後面深厚的文化背景及意涵甚是忽視。這是十分可惜的,可能也正因為這種技巧/文化分割的舞蹈學習,讓舞蹈在香港没有被認真對待。對於一些不喜歡或不習慣用身體作表達的朋友來說,他們會覺得舞蹈根本與他們無關,没有興趣進入舞蹈的世界。同時,在没有理論的支持下,欣賞舞蹈也往往流於表面,在視覺印象上,難於理解它的文化背景如何賦予表面的呈現。

因此,當嶺南大學黃炳禮音樂及演藝部主任葉劍豪教授邀請我為部門開辦一個全新的舞蹈課程,並作為部門的「音樂及可持續性」副修課程的其中一個選修課時,我便提出開辦「The World of Cultural Dances in Hong Kong」(「世界民族舞蹈在香港」)課程,讓學生能認識更多的另類舞種及讓他們能連結表象的舞蹈語彙及背後的文化㡳蘊。

「世界民族舞蹈在香港」課程的學習建基於四大方向:文化多元(cultural diversity)、文化遺產(heritage)、創意(creativity)及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

Dance Nefertiti Egyptian Dance School 創辦人 May Cheung 在講 解埃及的地理環境如何影響不同國內民族舞蹈的產生
Dance Nefertiti Egyptian Dance School 創辦人 May Cheung 在講 解埃及的地理環境如何影響不同國內民族舞蹈的產生

擁抱文化多樣性

課程其中一個重要目標是讓學生透過學習不同的舞蹈去擁抱文化的多樣性。因此課程設計了一個環遊世界的歷程,讓學生接觸主流及另類舞蹈,一方面讓他們在過程中從舞蹈去認識每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歷史,另一方面亦讓他們意識到世界之大,舞種之多元。

第一站,我特意帶他們到美國去接觸他們最熟悉的「街舞」(street dance)。接著下行去南美阿根廷,去認識阿根廷探戈。隨後,再往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的羅馬尼亞、中東的以色列及埃及;再回到亞洲,先進入印度南北兩個地區,再轉到中國大陸,最後一站回到香港去尋找本地舞蹈。

我有幸邀請到在香港推廣不同舞蹈的團體及藝術家作嘉賓[1],把他們熱心的舞蹈藝術介紹給我的學生。他們的分享令同學們了解到,即使在一個舞蹈的統稱下,也已經有很多不同的舞蹈種類,例如:街舞便已包含嘻哈(hip hop)、鎖舞(locking)、霹靂舞(break dance)及waaching等;羅馬尼亞民族舞蹈便有hora、Sârba及Brâu等;埃及民族舞蹈在嘉賓的分享中便列舉了十四種不同的舞蹈種類;當然我們比較熟悉中國的舞蹈更是同樣多元。因此除了是世界的舞蹈有多樣性,每個國家或地區內的舞蹈同樣多元。

舞蹈作為文化遺產及創意的盛載

課程的另一目標是希望讓同學能把表象的舞蹈語言和在背後生成它的文化內涵連結,讓他們明白舞蹈語言是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眾多文化遺產之一。

其中在介紹印度的古典舞時,講者介紹了舞蹈的其中一大特色 – 五十二個「手印」(mudras)。整個宗教故事都可以利用演變的手印只以雙手演繹,相信是印度文化對以雙手作為宗教崇拜的重視。此外,在介紹卡塔克(kathak)的課堂中,講者介紹舞蹈用的節奏有別於一般常接觸的西方音樂節奏,而是用14(Dhamar taal)或16(teental)的韻律周期(tela),這也反映印度敎賦予某些數字的特殊意義。

當然,印度古典舞的手印也表達了人民的創意及創造,把生活觀察到的事物利用身體語言去表達。除印度舞蹈外,羅馬尼亞奧爾特尼亞(Oltenia)地區的意德利(Iţele)舞蹈的主要舞步是左右來回、密集的交叉腳步動作,原來是要用腳去表達村民編織的生活,也是Iţele(扭動的羊毛線)的意思。就是在嘻哈的舞蹈動作當中,也有一個「slide」的動作,便是模擬街童在踏滑板時的動作。

創意在舞蹈語言設計的例子多的是。學生明白了這個,也能啟發他們把生活的觀察轉化成為他們獨特的身體語言。

舞蹈的可持續性

另一方面,每種舞蹈在歷史源流中都曾經歷高低起伏,有些舞蹈已消失;其他,尤其是歷史較久遠的,如何延續它們的生命都是推動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因此,探討舞種的可持續性也是課程的重點之一,尤其是它們如何在香港這地方承傳。

好像在香港發展的「英歌舞」,先是一班從潮汕地區在1960年代移居香港的潮洲人在元朗開始,作為當時一種團結鄉親的力量,後期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團隊必然遇上傳承不繼的問題。為了傳承,團隊推出了不少策略:先是傳男不傳女變為男女共舞;由只在元朗演出到在其他地區上演;在2014年納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清單之內及在2018年以541人共舞創下健力士世界紀錄等。可見團隊因時變易的努力及思考。

可能因為非遺辦事處近年的推動,非遺的項目也引起了本地舞蹈界的關注,香港舞蹈總會近日便主辦了「非遺之舞 – 專家研討會及舞蹈工作坊」及製作了《水不揚波》舞劇,當中英歌舞也是討論之一及創作的泉源。[2]這亦能看到英歌舞在本港傳承的另一些例子。

理論與實踐並重

課程的另一特點是除了理論部分,還需要實踐。作為一個以實踐為主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我認為以身體親身去體驗每一種舞蹈,學習他們的語言,從而明白他們所在的文化,十分重要。讓你好像化身成以身體「說話」的當地人(embodiment),去感受他們的節奏、動作的細緻及幅度、選擇舞動的身體部分,以去理解他們的處境。

我的學生大部分都没有跳舞經驗,也修讀一些不「相關」的學科(未必和藝術有關),開始時也見他們在實踐上有一定困難及不習慣,但隨後愈見他們努力嘗試去掌握不同的舞蹈語言,並以這個學習作為了解一個文化的路徑。整體而言,學生的反應是正面的,他們都珍惜跟不同專家學習的機會。有同學更稱課程是她在學期中最有趣的一科,讓她每星期都很期待!

舞蹈及舞蹈教育的新想象

差不多十多年前,我留意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世界藝術及文化/舞蹈系(Department of World Arts and Culture/Dance),它是大學在1993年反思當時美國藝術界面對的危機,因而在1995年把舞蹈系及世界藝術及文化系組合而成的新學系,希望以跨學科、跨文化的角度去探討舞蹈,並以更深厚的學術根基去發展新一代的藝術家、藝術學者及文化領袖。[3]這個作為大學的舞蹈學科設計,即使在現今而言,也是獨特的。這個小小的觀察在我心中不斷萌芽,因此趁著今次機會設計了這個小小的課程,希望也能打開大專院校對舞蹈及舞蹈教育的想象。

相片提供:嶺南大學黃炳禮音樂及演藝部

=================================

[1] 課程邀請了以下團體及藝術家作嘉賓講者:香港街舞發展聯盟(街舞)、阿根廷探戈舞室(阿根廷探戈)、蓓蕾舞蹈社(羅馬尼亞及以色列民族舞)、Dance Nefertiti Egyptian Dance School(埃及民族舞蹈)、BEYOND Bollywood(卡塔克(kathak)及庫契普迪(Kuchipudi))、鄢小強(中國舞蹈)及香港元朗潮僑英歌總會(英歌舞)。

[2] 節目是「中華文化舞蹈節」的其中兩個項目,於2023年8月18-20日舉行:https://www.art-mate.net/doc/68436

[3] UCLA, “History” UCLA Department of World Arts and Culture/Dance website, accessed 26 August 2023, https://www.wacd.ucla.edu/about/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