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與「日特估」如出一轍
2023年11月24日

易會滿所提出的中特估概念,至今仍然未為投資大眾所受落,他所提出的理念,其實跟東京證券交易所十年前所提出的提升上市股份ESG水平,以及提出方案改善上市企業股價長期潛水(股價低於每股賬面值)的方案如出一轍。

自年初以來,北水持續流入的央國企,主要集中在通訊服務、石油石化等行業。(中新社圖片)
自年初以來,北水持續流入的央國企,主要集中在通訊服務、石油石化等行業。(中新社圖片)

撰文:林少陽

在很多投資者的一般印象中,2023年全球表現最好的市場,毫無疑問應該就是美國,假如大家指的是美國的納斯達克指數,那就更加毫無爭議,因為2023年為國際投資者創造最多財富的股票,就是被稱為納指七雄(Magnificent Seven)的全球最大市值的七家美國上市科技企業。不過,即使世界公認今年表現強勢的美國資本市場,其不同資產類別之間的表現差異也很大,這讓不少美股投資者,難以從中受惠。當然,若與表現不濟的港股相比,港股投資者今年獲利的難度要比美股更高,只是,跟過去十六年的港股迷失期相比,2023年並非一個令人太過沮喪的年份,因為市場上起碼有一些市值足夠大的股份能夠長升長有。

對於今年港股的表現,很多投資者會不自覺地將不濟的表現,歸因於內房債務危機的進一步惡化,以至經濟重啟後的表現不似預期。不過,細心留意國內宏觀經濟數據的朋友,會發現國內自疫後重啟經濟以來,旅客出行的數字一點也不算差,當中境內戲院入座率、高鐵及航空公司載客量等,均已突破2019年紀錄,並創出歷史新高。然而,經歷了超過三年疫情,許多旅客的消費模式早已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不再像以往那般嚮往外國進口名牌,轉而更為注重生活體驗及精神上的滿足。

故此,國內一些大型景點,每逢黃金周期間,均被旅客擠得水洩不通,但一些高級商場的跨國品牌名店,卻不復見以往大排長龍的朝聖者。前來香港的國內自由行旅客,亦已不再是遊走於廣東道的「喼神」,而是穿梭於橫街窄巷光顧地道小店,着重到此一遊式拍照留念的遊客,部分甚至連酒店旅館也不住,只是蜻蜓點水式即日來回遊。

——節錄自11月號《IPO輸印尼港股深層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