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土地財政老本吃完
2024年3月26日

香港賣地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正式開埠的1841年。百多年來,地價收入都是政府主要的收入來源,惟近年樓市低迷,發展商睇淡後市,流標時有發生。學者指出,目前情況正好讓政府反思自殖民地政府時期起規劃欠周詳的弊病,好好思考如何善用香港土地,重新規劃,而非單靠賣地吃「老本」。

港府一直賴以生存的土地財政失靈,是否已到了痛定思痛,重新認真規劃的節點? (網上圖片)
港府一直賴以生存的土地財政失靈,是否已到了痛定思痛,重新認真規劃的節點? (網上圖片)

撰文:郭顯通 本刊記者

香港歷史悠久的「地產霸權」要終結了嗎?

今年1月,發展局公布本季度賣地計劃,破天荒推出零幅住宅地,為政府主動賣地十三年以來首見。有鑑於2023年高達六幅官地流標﹝表一﹞,有指政府此舉為企硬「高地價政策」,若不到價,寧願收回土地不賣。

可是發展商也有算盤要打。樓價屢創新低,絲毫未見曙光,發展商轉趨保守,連東涌東站第一期發展項目最後都以「零入標」收場,是地鐵盤十年半以來首次零入標。會德豐主席梁志堅在公開場合簡單一句總結:「計不掂數。」
財政司長陳茂波曾言今年度赤字可能逾千億,發展局仍停推住宅地,皆因地產收入自百年前已是「會生金蛋的雞」,土地不容賤賣。

路徑依賴

香港第一次官地拍賣是在1841年的6月,在皇后大道以北臨海的35幅土地,每幅約佔100呎海岸,底價10英鎊,競投相當激烈!最後34幅成功以20英鎊至265英鎊售出,而殖民地政府從中獲益逾三千鎊,初嚐賣地甜頭。

就這樣,地產收入成為港府重要財政來源,即使在地產業起步時,收入都相當可觀,1881年港府的賣地收入高達20.36萬港元,地產稅收是22.17萬港元,單計地產收入已佔香港財政收入三分之一,香港政府與土地財政自此再脫不了關係。

「香港無端端就發達。」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系教授伍美琴告訴記者,得益於新中國成立後南下香港的大量廉價勞動力、資金和技術,香港工業在不費吹灰之力間起飛,人財兩得,也間接大開政府填海造新市鎮之先。

「人家自動送上門,政府就提供住屋。」是故,政府選址觀塘作為香港首個新市鎮,在十數年間,已有1280間工廠設於觀塘,聘用38.8萬名勞工,佔當時工業勞動人口一成半,在八十年代,香港有約20%的工業產值都來自觀塘。如此空前的成功,讓很多政府文獻都稱觀塘為「工業衞星城市」。

1960年2月,港府決定在葵涌醉酒灣進行首個新市鎮填海計劃,就是今天的荃灣,在八十年代初,荃灣已是集製衣、紡織、塑膠、金工及電子於一身的工業重鎮,高達70%人口住於區內的大型公共屋邨。港府的新市鎮大計,一切看起來都如此手到拿來,伍美琴形容,「港府發現填海、賣地是一盤很和味的生意」。

然而,一切都不過是表面風光,事關香港土地從來沒有全盤規劃,一直以來只賺easy money。

規劃從來無贏過

伍美琴說,殖民地政府天生要靠自己維生,所以從來的心態都是「只要有錢,不論開妓寨還是賣鴉片,什麼都可」,土地自然也不過是生財工具,「而不是想着好好建立這個地方,讓人民安居樂業」。直至二戰之後,各殖民地政府相繼獨立,港府才意識到長遠規劃有多重要,遂聘用英國著名建築規劃師Abercrombie來港助拳,惟最終相關計劃被擱置,香港錯失一次發展良機。

觀塘雖為新市鎮鼻祖,但《香港地產史》一書指出觀塘嚴格來說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新市鎮」,皆因該區缺乏整體社區規劃概念,太重工業用地,排污、煙塵乃至噪音都很擾民,又無獨立社區設施,極不宜居,荃灣亦是同理。

及至六七暴動,港府才意識到惡劣居住環境是社會不安之源,其時新科上任的麥理浩銳意發展新市鎮,其中又以沙田為典範,不少參觀過沙田的外國專業人士都給予極高評價,伍美琴亦讚「做得不錯」,惟仍非全盤規劃,而是擇處填海,原因是「取易不取難」。

「我估麥理浩選沙田、大埔等發展新市鎮,是因為大西北全部由五大姓霸佔,沙田、大埔等客家村比較容易欺負,五大姓則有些兇,當年錦田『六日戰爭』,也是鄧氏起頭」。九龍加上港島,一共只有11%市區地,麥理浩要建新市鎮就要去新界,「但到了新界又不想碰新界佬,填海比較容易」。

新加坡「城市規劃之父」劉太格在七十年代幾乎每年都到香港「偷師」學公共房屋政策,而今新加坡已「不可能找到沒有房子住的人」,香港則仍為土地問題叫苦連天,吵得不可開交。

——節錄自3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