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口琴世界冠軍不做港孩——流浪波蘭街頭賣藝 帶音樂入尋常百姓家
2017年2月10日

世界冠軍對很多人來說是萬般榮耀,今年僅得22歲的何卓彥(Leo)在19歲之時,就憑出色的口琴技巧,贏得口琴界世界冠軍的最高殊榮。這個頭銜沒有牽絆他追隨自己的音樂理想。他放下名耀,帶着一把口琴去歐洲街頭賣藝體驗生活。接觸五湖四海的人後,明白到音樂不應只出現在大會堂演奏廳,他要將這把小小的樂器帶到每個香港人的家裏。在這位土生土長的九十後職業口琴家身上,你察覺不到「溫室港孩」的習氣。

撰文:宋知羲 本刊記者

最年輕評判 幫助「以前的自己」

22歲的Leo大學畢業才剛幾個月,但人生經歷卻比很多同齡人豐富。早在七八年前,Leo已在口琴界嶄露頭角,以15歲之齡在國際青少年口琴大賽贏得冠軍,2013年更在四年一度的德國世界口琴節中奪得3個冠軍,當中包括口琴界最高殊榮半音階獨奏冠軍。

得獎後他便獲邀擔任多個國際口琴比賽的評判,頓然成為最年輕的評判。Leo笑說,自己作為過來人,看着比自己年輕不多的口琴家在台上演奏,感受特別深刻,彷彿看到以前的自己。「他們要花足一年來練一首歌參賽,但很多時為沒有系統的練習方式,難以進步。每次有機會和他們談話,我都會給他們些意見、交流一下。」

現時Leo經常要登上世界各地郵輪上表演,費盡心思讓不同背景的觀眾享受音樂。 (受訪者提供)
現時Leo經常要登上世界各地郵輪上表演,費盡心思讓不同背景的觀眾享受音樂。 (受訪者提供)

Leo無私地傾囊相授,源於他經歷過同樣的瓶頸,感同身受。雖然出身自口琴世家,但他習琴之路也面對過不少困難。Leo的父親是香港口琴協會創會會長何百昌,也是1995、1997年世界口琴賽的冠軍,耳濡目染下,Leo自6歲起便跟隨香港口琴大師李尚澄習琴,接着已開始在不同的比賽中橫掃大獎,是口琴界的一顆耀目新星。不過他坦言,曾有一段時間不能突破自己:「在15歲之前我仍不知自己在吹什麼音樂!」原因是一直未摸索到練習口琴的竅門,「我之前只是吹得快,但無技巧可言」。突破這個瓶頸是因為父親在他15歲那年,籌辦了一個口琴音樂營,讓他遇上另一名恩師和谷泰扶(日本知名的半音階口琴演奏家)。

學有所成 承傳父親推廣口琴之責

跟和谷習琴只是短短的幾堂課,但卻終身受用,把Leo的琴技帶到另一個層次。「和谷教我將吹口琴的動作拆開,將口、橫隔膜運用不同的肌肉分拆出來練習,要像小提琴拉弓一樣,每個音都要專心修飾、追求每次吹奏都有平均的音式。那次是一個最大的轉捩點,突破瓶頸後就愈吹愈好了。」

當Leo的琴藝愈來愈進步,又贏得了世界冠軍,他便開始思考自己對香港口琴界、音樂界的責任了。年紀輕輕就奪得世界冠軍的頭銜,的確為Leo帶來過一陣短暫的名氣,不過在站在頒獎台上領獎的光輝過後,他慨嘆,原來會繼續關注口琴的人卻不多。於是他心中就有個強大的使命感要將口琴發揚光大,一方面是他深愛着這把小小的樂器,另一方面也希望日後承傳父親在創辦香港口琴協會時的願景。

父親何百昌在Leo心目中是嚴父一名,但他十分感激嚴父的督促,才換來今天的成就。 (受訪者提供)
父親何百昌在Leo心目中是嚴父一名,但他十分感激嚴父的督促,才換來今天的成就。 (受訪者提供)

要突破古典音樂的框框

相對於其他樂器,口琴十分平易近人,最便宜百多元就有一把,又可以隨身攜帶。父親何百昌當年也是因為口琴夠平、夠方便才去學,學有所成後便成立了香港口琴協會,多年來一直在香港推廣口琴。但如今在香港口琴的普及程度仍比不上鋼琴、小提琴等樂器。

Leo不諱言過往口琴發展的癥結所在:「口琴很多時只停留在古典音樂的層面」,但問題是古典音樂已經「上了神枱」,搞手、觀眾來來去去都是同一班人。即使今日Leo在口琴界略有名氣,一年最多都只得一兩場古典音樂表演邀請。畢竟對於一般大眾來說,古典音樂可算是一道高牆,根本難以接觸,「所以我覺得口琴要發展,就要突破古典音樂的框框」。

突破不是沒有出現過。在黃霑活躍的七八十年代,他經常將口琴的聲音融入在流行曲之中,吸引過不少人玩口琴,只是之後後繼無人。而Leo想做的就是繼承黃霑,再次把口琴變成大眾喜愛的樂器。「不是期望有很多人玩得叻,而是希望多點人認識口琴這一種樂器、多點人開始玩,最後總會有人認真地探索下去。」他又指,雖然自己沒有開班授徒,但勝在身邊有一班英皇書院和口琴協會的師兄弟專職教琴。自己就可以專心搞音樂、做推廣,教育下一代的工作就留給他們,各司其職。

2013年Leo(左)以19歲之齡奪得3個世界冠軍,包括口琴界最高殊榮半音階獨奏冠軍。 (受訪者提供)
2013年Leo(左)以19歲之齡奪得3個世界冠軍,包括口琴界最高殊榮半音階獨奏冠軍。 (受訪者提供)

為了推廣口琴,Leo做了很多嘗試,他不再將口琴的舞台限制在大會堂演奏廳,也不再單單吹奏古典樂章,而以口琴的聲音將流行曲、電子遊戲的主題曲帶到街頭,爭取更多人駐足留意,讓市民接觸口琴多變有趣的聲音。

街頭賣藝奇遇 激發新嘗試

他前年還放下世界冠軍的身份,趁大學的暑假帶着一把口琴、一部擴音機,隻身遠赴波蘭展開了37日的音樂流浪旅程。「當時只是訂了機票、找了住的地方,每日四處busking(街頭表演)。Busking搵到幾多,就食幾多,有時落雨就要去地鐵站玩,最後剛剛賺到整個旅程的旅費。」

正正就是街頭表演時一次又一次的奇遇,令Leo樂此不疲走上街頭,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音樂。「在波蘭時遇上阿根廷很有名的樂隊3-0-3 Tango Fusion巡迴演出,他們有次湊巧看到我的演奏,聽完就立即邀請我同台做巡演,接着我就跟着他們做了10多場專業的表演。」

一次在香港中環街頭表演更讓他認識了多位本地著名樂手,間接引領他走上全職音樂家的道路。「那次我很專注在表演,沒有留意有人走過來買了我的唱碟,原來是Scott Dodd(杜思國,本地知名低音結他手)和他太太。他第一句就讚美我:『You sound so great』,接着就邀請我到一間酒吧jam歌。我當時得十八九歲,也不知自己算不算識玩,一上台原來通通都是猛人,有Eugene Pao(包以正、本地知名爵士樂結他手)、Ted Lo(羅尚正、本地爵士樂大師兼編曲家),之後就和他們成為朋友,Ted還做了我的老師。」

前年在波蘭流浪和香港街頭賣藝的奇遇,激發Leo作出不同的新嘗試。圖為Leo在阿根廷樂隊3-0-3 Tango Fusion的巡迴演奏上的合照。 (網上圖片)
前年在波蘭流浪和香港街頭賣藝的奇遇,激發Leo作出不同的新嘗試。圖為Leo在阿根廷樂隊3-0-3 Tango Fusion的巡迴演奏上的合照。 (網上圖片)

提起這些經歷,Leo除了興奮,還有感激。他認為,沒有得到這些前輩的鼓勵和指導,自己不會下定決心成為全職音樂家,也不會接觸到如此多元化的音樂種類,激發到他日後的不同嘗試。

玩實驗音樂 迎合大眾口味

幾年前,Leo與3位英皇書院的同窗組成口琴四重奏樂隊Volez,在街頭、在商場、在電視節目,甚至在去年的十一國慶酒會上作口琴表演,更融入爵士樂和流行曲的元素,增加與現場聽眾的互動。「我們(Volez)有四部口琴,已經可以玩到很癲、種類很廣泛的音樂,可以吹出黃飛鴻式的《男兒當自強》,聲音一點都不古典。」上年Volez就舉辦了幾次實驗音樂會,「我們無法邊吹口琴邊唱歌,所以就要想些辦法與聽眾互動,廣東歌是個很好的切入點,例如當吹奏起『今天我…』的旋律,大家就會想起《海闊天空》,自然會唱起來,更有親切感。」
Leo肯求變迎合聽眾口味,令他每年的演出日程都排得麻麻密密。去年起他更獲郵輪公司邀請,四出到世界各地不同的郵輪上獨奏表演。

不過,郵輪上的乘客來自五湖四海,有些聽眾畢生從未走入過演奏廳,所以便不能以一般古典音樂演奏的形式舖排。他形容,郵輪上的表演更像一場「音樂Show」:「要玩一些很現代的音樂,有不同的genre,玩下Michael Jackson。要叫一個50多歲的中年婦人都聽得開心,就要用一個show的形式去做。雖然我是一個古典音樂家,但始終都是Michael Jackson比較吸引。」不過這些表演也絕不簡單,Leo每次登船前都要為船上的樂隊準備好所有樂譜,登船後就只得2小時與樂隊綵排,晚上就要演出一至兩場45分鐘的表演。

「我係香港仔,想為香港出一分力」

除了在每次表演費盡心思之外,Leo透露自己近期的發展大計,希望以創作歌手的身份打入樂壇,在自創的流行曲之中加入口琴的音樂元素,真真正正效法當年黃霑的做法。不過他坦言,在香港創作音樂人這條路絕不好走,甚至比他在國際口琴界打出名堂更難。但他始終希望能回饋香港:「我係香港仔,由細都在這裏長大,真的想為香港音樂界出一分力。」

Leo已胸有成竹為未來部署,正密密將自己錄製的原創和翻唱歌曲放上YouTube頻道,下一步希望能聯絡唱片公司灌錄唱片,爭取多點資源搞音樂會,做推廣。「在音樂上有很多朋友能夠幫手,但說到音樂以外的推廣、發行就真的不夠人幫手,好難擴大規模。」即使現階段在香港樂壇未必能一擊即中,但他希望日後在外國口琴演奏界發展有成後,再殺回香港樂壇。

Leo和他的樂隊Volez漸有名氣,多次獲邀在不同場合、電視節目上獻技。 (受訪者提供)
Leo和他的樂隊Volez漸有名氣,多次獲邀在不同場合、電視節目上獻技。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