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差異大 香港可緩衝
2019年8月7日

毫無疑問,內地一線城市在硬件上愈來愈像香港,但是留美執教30多年的前耶魯金融學終身教授陳志武認為,在文化、待人接物等許多軟件方面,內地仍然「有排追」。他以兩個親身經驗分析:

一,內地官員不時到歐美國家「傾生意」,陳志武參與過大大小小類似的合作會議,「明顯感受到中國和外國官員,無論在視角,還是行為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別,令與會人士對內地官員、企業家產生反感。」

內地與西方社會接觸,「就像新婚夫婦的磨合期,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不舒服和不愉快」,但同時可讓雙方調整自己,形成新的均衡格局。他說:「八十年代以前,中國沒有錢,也沒有跟外國打交道的經驗,走到今天,沒有很大的衝突已經很好了。」

國際主義較強是港優勢

二,香港文化貼近西方,可充當這段「新婚」的緩衝帶。他曾每年帶幾十位耶魯大學的MBA學生到中國進行公司考察,行程總是先從香港開始,再飛到上海等地,此順序能讓外國學生慢慢適應「中國文化」,減少文化衝擊。

他感性地說,自己在湖南出生,不免帶有內地人的視角,但是早於1988年已經開始踏足香港,如今又定居於此,故「一直很喜歡、熱愛香港社會」。

他覺得相比起內地人,「香港人的國際主義精神較強,國族認同比較淡一些」。但恰恰是因為這種差異,使香港成為比內地更開放的國際大都會,有突出的經濟價值。

——節錄自八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