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斷層加劇矛盾 重建本土產業
2020年2月9日

早於去年的政治風波,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鄒崇銘已經着手研究本土經濟議題,曾撰寫《以銀為本:7評香港產業及人口政策》、《住屋不是地產》等系列書籍,觸及規劃、地產、土地、房屋等議題。隨着全球暖化、土地沙漠化日益加劇,他質疑香港未來是否能完全依賴內地供應,「不是從政治出發,而是環保」。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他舉例說,香港原本有供水系統,亦擁有水塘,現在愈來愈依賴受污染的東江水,「未來是不是一個穩定水源,這都是大問題。」其次,政府傾向與廣東省聯網發電,使用核電比例提升,「偷懶」減低開發可持續、綠色能源的意欲;由內地輸入新鮮菜、肉,「極端氣候下,香港可否100%依賴大陸?去年的豬肉已是實證,可以忽然貴到無倫,是時候反思其他出路」。

已故香港經濟學家曾澍基曾於學術研究中提出,回歸後特區政府經濟發展曾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模式:「本土優勢觀」(local advantage view)及「資源流動觀」(resource flow view),前者着重經濟轉型及產業升級,後者認為政府應努力消除中港融合障礙。

曾澍基認為,當中國經濟進一步開放,香港必須重建質量上的優勢,否則與其他內地城市競爭時將「邊緣化」。

本土優勢觀vs資源流動觀

到底為何「本土優勢觀」一去不返,鄒崇銘說坊間未有定論,但客觀事實是2003年後「資源流動觀」勢如破竹,結果政府只談中港融合,忽略本土優勢,彷彿不需要考慮自身產業與獨特角色。

近年港府不停宣傳北上機遇。「一直說高大空、遙遠的市場,多數是政治口號。」他指出,按經濟邏輯應該是本地市場先行,例如南韓samsung、中國華為,同樣是先發展國內市場,提升技術及競爭力,「不會一開波便想國際化」。

過去中港融合產生不少中港矛盾,這種矛盾近年更延伸至香港內部,「有一堆行業,已經不需要依賴香港消費者、市民,這是其中一個深層次矛盾,經濟好似斷開兩節。」去年香港陷入「完美風暴」,整體股、樓市卻不跌反升,「除了GDP賬面收入,金融業基本上和本土市場脫節」。

「很多人不會深入思考自由經濟的問題,因為很政治化。」鄒崇銘說,香港受惠於多年自由行的「甜頭」,重量不重質,服務偏向單一,根本不需考慮提升產業水平。上月有團體報告發現,近十年大學生工資中位數不升反跌〔見圖〕,大學與高中學歷收入差距明顯收窄,發言人認為港府缺乏經濟規劃意識,未有協助提供更多高增產職位,建議推動產業多元發展。

「無論你是什麼派都好,必須思考香港還有什麼可延續的產業,並且令經濟可持續發展。」鄒崇銘直言市場結構不健康、大集團壟斷問題已是眾所周知,黃色經濟圈也許是重建本土優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