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集體移民愛爾蘭 基金老闆:絕非建國!
2020年7月3日

最近香港民間有人發起海外建「特設城市」的集體移民計劃,卻被內地官媒抹黑為「亂港分子」圖謀「海外建國」。項目牽頭人、年屆60歲的香港房地產基金老闆高廣垣(Ivan),在本刊訪問中焦急澄清:「絕非建國!」

撰文:黃愛琴 本刊記者

從事房地產逾25年的Ivan,今年1月首次向傳媒披露,團隊將於海外覓地興建「香港城」,首選愛爾蘭,正與當地官員洽商中。他當時說,希望發達國家給予移民港人管治權,而在發展中國家甚至做到港人自治,引進香港的法律與行政體系。5月另一訪問,他則以「新香港」來形容此鴻圖大計。

6月,本刊邀請高廣垣再談「新香港」進展,誰料他開口第一句竟是:「我們不是建新香港,新城市的名字亦不會叫香港!」他解釋,香港只得一個,而且八十年代以後香港城市發展落後,不應該被複製。

至於「港人特設城市」,他亦作出更正,指不再要求「特權」,只是一個完善規劃的新城市。那豈非失去「特設」之意?Ivan解釋:「Charter是指城市約章,寫明城市的理念與價值,但沒有法律約束力。」他說,能否引入香港的優良制度,端看主權國家的意願。目前三個潛在「東道主」,全是歐美發達國家,本身已經擁有民主政府,制度完善,相信完全符合港人要求。

說法忽然改變,莫非遇上政治壓力?其實自這構思曝光,已有網民在《高登》以「海外建國實際過香港獨立」發帖討論。內地官媒隨即猛烈抨擊,「香港中國通訊社」在一篇名為《港獨分子路子野,海外『建國』謀大業!》的文章中,把矛盾直指高廣垣團隊。

Ivan嚴肅道:「我要強調,我們不是建國,亦不是反中國!」他坦言曾經評估過紅線,「當初嘅諗法係『生仔』,生一個香港仔,輸出香港嘅好野,我諗咁都得啩。」不過,隨着時間、風向、環境轉變,調整計劃在所難免。

他又稱絕非鼓吹港人移民,只是順應「新移民潮」,提供多一個選擇而已。「港版國安法」通過後,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公布,37%受訪者表示考慮移民,其中15至39歲群組更高達五成〔圖一〕。

回顧歷史,過往香港民間多次出現建「新香港」的聲音,但最終胎死腹中。1985年,位高權重的兩局議員羅德丞,因不滿英國「反口」不給港人居英權,遂出資50萬成立太平門公司,打算協助港人集體移民,據聞選址為太平洋上一個小島。但後來,鑑於要向港人「推銷」《中英聯合聲明》,原本支持計劃的行政局首席議員鍾士元臨陣退卻,無人再敢響應。

幾年後,六四事件發生,港人悲憤莫名,一個由工商專業精英組成的組織「路」,再提類似構思──在澳洲達爾文港以北買地或租借99年建設「新香港」。成員中包括香港多位名人,英資外資亦有意合作,不過很快銷聲匿跡。

高廣垣會否擔心步前人後塵?他堅定道:「沒有想過放棄,見步行步。」有人笑他癡人說夢,他承認精神壓力很大,最近頻頻失眠。不過,即使只有一絲希望,他稱仍然會以100%的態度和努力去做。

「香港人已經有20年沒有勤力過了!每次想勤力,大陸的錢又來了,許多事都沒有認真考慮。」

他透露,愛爾蘭項目現處於「買地」階段,待關口重開就要飛去洽商。該國正在大興土木建設新城市,目標為2040年增加100萬人口,「香港人佔5%應該可以」。況且英國脫歐後,都柏林成為歐洲新金融中心,求才若渴。

他說,希望最終能夠建成三四個港人特設城市,居住權互通,形成強大、集中的海外港人網絡。「做到這樣,就不枉此生了!」

原文請閱7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