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邏輯五大疫轉 全球脫實向虛
2020年12月30日

踏入2021年,很多人憧憬疫苗一出,疫情很快消失,工作、生活、投資就會恢復疫前狀態,一切都像發了一場噩夢。但疫情恍如重塑世界的催化劑,許多改變都已不可逆轉,一切都回不去了!

撰文:李潤茵 本刊記者

不一樣的世界

疫症重塑秩序有史可鑑。時光倒流至1300年,黑死病肆虐意大利西北部,就出現這樣的情況──當地最有錢的10%的人,原本佔據整體財富的61%,自疫情爆發一百多年後的1450年,已跌至47%,法國南部、西班牙東北部、日耳曼、英格蘭等都有類似記載。

研究顯示瘟疫會帶來財富再分配。許多歷史學者研究過,人類幾百年至兩千年來,財富差距的轉變,結果發現每次大瘟疫,一般資產價格,尤其金融資產,均錄得大幅下跌,事關有錢人遭重創——原因很易理解,以黑死病為例,瘟疫消滅大批人口,意味着兩種結果——一、勞動力嚴重萎縮,導致工資上漲;二、大量財主死亡,財產湧進市場,變相重新分配。

至於沒錢的人,沒有資產,哪來財富?所以資產縮水,對他們來說,沒構成很大影響。然而,這套理論在2020年是相反——財富差距沒有收窄,還不斷拉大。

「大家只要想像,新冠病毒結束後,未來世界的秩序、地緣政治、國際關係是變得更平和,還是更糟糕?民粹主義會否抬頭?政治秩序會否好轉?」耶魯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陳志武,日前出席公開論壇時表示,而答案顯然是悲觀的。

背後原因莫過於,早在疫情爆發前,貨幣制度及金融體系已經扭曲,病毒不過是催化劑罷了,「回不去了!」前波斯頓顧問公司(BCG)資深合夥人施德特(Daniel Stelter),數月前出版新作《後疫惰時代的新經濟》,就以「新冠經濟學」(Coronomics)形容疫情徹底改變全球經濟邏輯。

一、央行愈干預  虛幣價更高

自2009年起,日本及歐羅區,利率已逐漸由零降到負,疫情令實體經濟癱瘓,今次央行用藥更猛,所採取的措施,無論規模、範圍及速度都遠超金融海嘯,並研究「央行數碼貨幣」(CBDC),意圖在負利率下,防範民眾囤積現金。

在央行強化干預下,虛擬貨幣再次引起投資者關注——比特幣便在疫市中屢創新高,聖誕節前夕連破2.1萬、2.2萬、2.3萬美元價位,最高升穿2.4萬美元。該幣波幅向來驚人,2017年亦曾逼近2萬美元,惟隔年急劇下跌後,回落至3000美元徘徊,猶如坐過山車。然而,有分析人士指,今次有別於以往,升勢是由大型機構推動。

科技界對其評價,開始轉趨正面。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便疑似轉態,由年初批比特幣為「非安全詞」,年底已經改口稱作「安全詞」,還公開討論將Tesla資產換成比特幣的可行性。

人們很快意識到,疫後所面對的,是無限QE的世界,所謂「法定貨幣」(fiatmoney),即使強如美元,仍然隨時會貶值,遑論其他貨幣;相反,虛擬貨幣數量有限,能彌補法幣欠缺的「稀少性」(scarcity),發揮保值功能。

人稱「女股神」的ARKInvest創辦人伍德(CatherineWood)便認為,比特幣升勢僅屬開始,只要吸引到更多機構投資者參與,日後有條件升到50萬美元,而且在美國,支付平台PayPal開始接受,合資格用戶購買、持有及出售加密貨幣,亦推動其前景看漲。

二、數碼化加速新經濟領跑

其次,新舊經濟加速交替,微軟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就估計,疫情讓數碼轉型最少快2年——低接觸經濟將延續至後疫情時代,畢竟從股票的表現可見,聰明錢正在流入高科技板塊。

回顧2020年,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特指數,便頻頻刷新歷史高位;反觀道瓊斯指數,以傳統零售、金融及石油股為主,表現則疲弱。在疫情激化下,新舊經濟差距徹底拉開。

長遠而言,新經濟股跑贏大市是老生常談;而在疫情下,市場最突出莫過於「贏家通吃」的局面。部分處於起步階段的技術,例如遙距辦公、線上教育及影音串流服務等,因受惠於封鎖及隔離,而意外加速發展。

值得注意是,原已躋身龍頭的FAANG,為何能輾壓舊經濟對手呢?答案是「技術性擊倒」——以亞馬遜為例,儘管此前已雄據零售業,在社交隔離下,所掌握的顛覆性技術,優勢更見突出:

ARK報告顯示,疫情前,網購佔總零售約15%,但他們預期到2030年,有望達到60%,「特別是無人機已獲批准用於送貨,當達到規模經濟時,我相信成本可降至低於1美元」,伍德還透露,近月企業轉型速度,遠超從前數年。

伴隨網上購物而來,還有支付商機的興起——其中,龍頭股PayPal的市值,竟是「股神」畢非德的愛股富國銀行兩倍之多;另一家支付新貴Square,同樣水漲船高,皆因其系統允許用戶,通過手機在系統上刷卡,或手動輸入資料,以非接觸式使用信用卡。

這功能對抗疫尤為關鍵。伍德解釋,那是因為比起現金,原來信用卡及借記卡,是更高危的播菌媒介,「所以銀行為吸引客戶,現在很樂意購買Square的服務,包括P2P交易及小額貸款,後者向來專注支援中小企」。順帶一提,Square亦有比特幣業務。

從投資角度而言,陳志武教授向來鍾情美股,在論壇上亦有教路,表示在「贏家通吃」的經濟下,愈是跟着大牛走,投資回報可能會愈好,特別是互聯網行業龍頭,「長久來說會是上等選擇!」

——節錄自《信報財經月刊》1月號《5大疫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