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egos不是最後一隻灰犀牛
2021年5月5日

撰文:陸庭龍 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

3月底的家族式對沖基金Archegos爆倉事件,震動了全球金融市場,除了Archegos持有的核心投資組合內的股票價格大幅下挫之外,與其有緊密業務往來的投資銀行如野村國際及瑞信更分別虧損20億和47億美元。據業內人士估計,最終有關連的金融機構所承擔的損失可能達到100億美元,而風暴源頭Archegos Capital的損失則是兩天內蒸發掉20億美元。

這樁事件引起了眾多疑問,為什麼在全球富豪榜上名不見經傳的Bill Hwang,能從幾家國際頂級投行拿到那麼多的信貸額度?這些投行的風險管理系統為何未能察覺到風險所在,繼而做出相應的防範措施?Archegos所持有的衍生工具額度驚人,為何監管機構一直被蒙在鼓裏?還有最多人問的是BillHwang(以下稱為阿標)到底是誰?他這樣做的目的真是純粹為賺取更多財富嗎?

筆者認為Archegos事件是不折不扣的灰犀牛,往後依然會發生,防不勝防。什麼是灰犀牛?根據古根海姆學者獎得獎者米歇爾.渥克(Michele Wucker)的《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The Gray Rhino: How to Recognize and Acton the Obvious Dangers We Ignore)一書中指出,「黑天鵝」比喻小概率發生而影響巨大的事件,而「灰犀牛」則比喻大概率發生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也就是那些經常被提示卻沒有得到重視,且非常有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

充分利用槓桿效應

為什麼說Archegos是灰犀牛呢?因為阿標所做的事件,一點也不複雜。作為基金的操盤手,甚至可以說非常正路,就是運用所有資源為基金賺取最大化利益。在這個過程中,阿標精心細挑了10隻股票作為核心資產,例如百度、ViacomCBS、Discovery等。

這些都是市值龐大及流動性良好的龍頭股票,利用這些股票組合作為抵押品(collateral)以取得信貸額度後再投資,回報便可加大,同時又進行資產掉期合約(assetswaps)以最小資本持有一定額度的股票來做本小利大的操作,說白了就是以槓桿效應達至利益最大化。

這些都是合情合法的投資活動,也不是黑市操作,全部是跟受監管的國際金融機構以合約形式的交易,是真金白銀的買賣。那麼問題出在哪裏呢?

我會說這次灰犀牛事件,都是QE惹的禍。阿標為什麼有那麼大的膽子,不斷槓桿再槓桿來進行投資,不都是中央銀行間接為他背書,讓他在最高峰時達到自己資本的5倍融資額度。

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為了穩定金融資產價格和刺激經濟復甦,全球各主要央行無一不透過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加大貨幣供應,又將利率降至歷史低水平,甚至出現負利率情況。北歐有一些國家的樓宇按揭是負數,每月不僅供樓不用付錢外,還有利息回報,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是什麼?簡直是夢中才能發生的事情,卻在現實中真的出現了。

都是QE惹的禍

不僅如此,這種情況更維持了10年以上。剛開始時,大家都懷疑這樣不正常的環境能否持續下去,會不會釀成更大的資產泡沫、更大的危機?可是接下來遇到歐洲債務危機、英國脫歐公投、中美貿易糾紛以及全方位角力,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球大規模爆發等事件,經濟陷入衰退,各國政府推出的解救方案仍是寬鬆貨幣政策。

我們進入了一個沒有最寬鬆,只有更寬鬆的貨幣政策死胡同,走不出來。因為一旦逆轉這樣寬鬆的市場環境,後果難料。情況就猶如一個已成為植物人的病人,要選擇拔喉是一個艱難的選項,但那只是如果還有可以選擇的空間。

坊間有一句諺語「有錢就是任性」,說的是錢太多了,花起來便隨意,一擲千金視作等閒。其實借貸亦是一樣,利息那麼低,市場競爭那麼激烈,金融機構唯有增加市場份額,才能令盈利上升。

另一方面,也是投資者充分利用信貸加大槓桿效應的美好時機,只要雙方遇上便一拍即合。阿標的個案絕對不是唯一的,以他這樣方式操作的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在金融市場內大有人在,只是進取程度不同或遭遇不一樣而已。只要今天的市場環境不改變,灰犀牛仍會不斷出現。

——節錄自《信報財經月刊》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