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作者桑德爾:菁英傲慢製造民粹
2021年6月4日

不論特朗普當選總統,還是英國成功脫歐,均令人大跌眼鏡。民粹主義抬頭後,菁英嘗試找出根源所在,有的歸咎於大眾憂慮科技、全球化變革,有的認為是種族歧視所致。這位被譽為當代最貼近世人的哲學家,於新作《成功的反思》直言,以上假設都「錯重點」!桑德爾認為,如今出現的政治反撲,不單關乎經濟因素,還涉及工作尊嚴和公義。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我的職業是兒子

相比中譯版,原著標題The Tyranny of Merit(直譯為「才德的暴政」),批判色彩更加強烈。才德至上主義(Meritocracy)主張,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收入,取決於個人才能,意味只要有能力,人人可上流。這套理論看似理所當然,為何會遭受桑德爾批評,甚至成為他口中的暴政?

最簡單直接原因是,菁英口中的上流論早已失效,他們利用財力、既有優勢鞏固地位,並「世襲」至下一代,但依然宣稱、甚至覺得成功全靠個人努力,不但變得愈來愈傲慢,更加失去同情心,令低下階層累積憤怒與不滿,最終引來民粹爆發。

桑德爾說,美國人向來接受貧富不均,皆因他們相信所有人不論出身,都有機會翻身。時至今日,仍有傳媒不時報道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模式大多是某某出身貧窮,後來有機會讀大學,最終得以向上流動。數據卻道出殘酷現實。

書中引述研究指出,若將家庭收入所得分為五個等級,出身最低層的美國人,實質只有4%能夠爬上最高層,升至中層以上的僅有三分一,近半只是原地踏步。「雖然各家統計數據略有不同,但只有極少數美國人真的做到美國夢裏的『鹹魚翻身』。」

有趣的是,他指出目前最容易上流的國家,均富程度反而最高。難怪近年坊間盛傳一個笑話:有位年輕人月入一萬,堅持每次儲起三成收入,五年後合共18萬,再加上父親資助300萬,終於有錢作上車首期。成功需「父」幹,有人笑言,現今有一份絕世筍工叫「兒子」。

成功≠努力+天賦

儘管研究數據力證上流論失效,菁英依然大肆宣揚「努力便成功」。桑德爾形容,這樣猶如柏拉圖口中的「高貴謊話」—讓市民接受部分不平等是合理,以維持社會和睦。對谷底掙扎多年的低層而言,這些口號既不再勵志,甚至近乎羞辱,皆因就算天天辛苦工作,只換來微不足道的收入,社會則標籤為「自己攞嚟」。

或者有人急不及待反駁:難道成功不需要努力?桑德爾並不否定勤奮的價值,他無非想說明,成功固然包含努力與天賦,同時有不可控因素,比如原生家庭優勢、時代機遇、幸運等。問題在於菁英往往忽略後者,斷定成功百分百是自己功勞。基層逐漸覺得大家不是「坐同一條船」,削弱休戚與共的感覺。

以貧富懸殊嚴重的香港為例,兩年前立法會議員陳健波指出,上一輩全靠自己「只做不玩」,辛勞工作,才累積到今日「收成期」,絲毫不提當時經濟起飛、港府大刀闊斧改革、香港特殊地位等歷史背景,無視今天工資與樓價鴻溝、薪金收入停滯等深層次問題,引來輿論口誅筆伐。

靠錢「考」入大學

正當貧窮懸殊日益擴大,政客又不敢觸及財團利益,提出經濟結構轉型,紛紛將教育宣傳為扭轉命運的唯一解藥。曾幾何時,就讀大學的確是向上流動的可行方法,殊不知現在已成為有錢人利器,藉以加強下一代優勢。

舉例說,作為美國大學入場卷的SAT測試,原意是根據學生能力,而非背景來招生,但書中引用報告發現,學生家境愈好,SAT成績愈高。桑德爾解釋,有錢家庭可以透過補習班、聘請入學顧問,以及參加菁英運動,增加子女入讀名校優勢,對基層學生並不公平。

2019年美國更爆出大學招生醜聞,數十名富人家長透過行賄,將子女「買」入耶魯、史丹褔等知名學府。當認真分析這些原因後,桑德爾表示「常春藤盟校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學生,來自全美收入前百分之二十的家庭,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各階層的下一代而言,這種現象卻迎來雙輸局面。一方面富家子女從小開始「軍備競賽」,承擔來自父母的沉重壓力;另一方面,大眾加深對低學歷者的偏見,忽略沒有大學文憑人士對社會的貢獻,破壞了工作的尊嚴。

前年經濟學家陳坤耀接受本刊專訪時,亦有類似觀察。有見寒門愈來愈難出貴子,他指出年輕人的沮喪與憤怒,與香港分級教育有關,「這種一校定終身現象,我覺得很可怕!」(https://www2.hkej.com/editorchoice/article/id/2261416/%E3%80%90%E4%BF%A1%E5%A0%B1%E6%9C%88%E5%88%8A%E3%80%91%E6%B8%AF%E5%BC%8F%E6%95%99%E8%82%B2%E8%B2%B4%E6%97%8F%E5%8C%96+%E5%8D%B0%E5%BA%A6%E7%A8%AE%E5%A7%93%E5%88%B6%E7%BF%BB%E7%89%88

高學歷未必善治國

學歷至上的思潮,更進一步延伸至統治階層。你或許問,由高等教育的人來治國,不是更好嗎?桑德爾反駁,從近代歷史可見,這批治國菁英的表現並不出色,自八十年代至今,只為人民帶來工資增長停滯、戰爭、加劇不平等。桑德爾認為,治國者更需要追求共善的實踐智慧,而非高學歷。

比如在美國總統山,紀念了四位公認出色的前總統,其中華盛頓、林肯沒有上大學;小羅斯福的顧問團來自各行各業,他們學歷雖然不出眾,卻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大蕭條。相比之下,奧巴馬任內的官員大多是高學歷,當金融海嘯來臨,政府第一時間出手救銀行,而非水深火熱的人民。量化寬鬆(QE)所帶來的惡果,至今仍然久久不散。

香港離地官員同樣多不勝數。最經典莫過於去年中,特區宣布全日禁堂食,強迫打工仔日曬雨淋於戶外進食,民怨四起。事後勞福局長羅致光接受港台訪問時解釋,最初的確沒有考慮戶外工作者,直至當日下雨才如夢初醒。

面對這股來勢洶洶的民粹思潮,書中不但詳細梳理出來龍去脈,更提醒背後除了經濟因素,同時包含基層失去尊嚴的憤恨。若要化解這個「計時彈」,桑德爾認為,應從大學分配機制、重新認可工作方面入手,超越才德至上制的霸權。

正如今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靈魂奇遇記》,主角遇上一名出色的理髮師,得知他原先想做獸醫,後來因金錢問題才轉行剪髮,卻未有感到可惜,反而為此自豪。夢想無分貴賤,桑德爾並不追求絕對平等,但若要大眾再有「同一條船」的感覺,是時候重新反思看待成功的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