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山寺免費森林浴 覺察五感療癒心靈
2021年7月11日

森林浴(Shinrin-​yoku) 起源於日本,八十年代由林野廳長秋山智英提出,透過漫步森林,吸收植物散發的香氣,從而放鬆身心靈。大埔慈山寺以此概念,推出佛法修持活動「慈森.山林療癒」,讓公眾遠離繁囂都市,用五感擁抱大自然,調整心情紓解壓力。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慈山寺位於大埔洞梓,背靠八仙嶺,面向船灣淡水湖,由李嘉誠斥資興建。空山新雨後,記者上月清早來到慈山寺,只見雲霧繚繞,觀音像更顯神秘。在嚮導員帶領下,一行人穿過青葱的桃花林,到達活動起點正念徑—入口處有座「行深般若」石碑,由國學大師饒宗頤所題。

去年,寺方邀請本地花農及建築團體,培植40多種叢林植物,修建長約300米的正念徑,沿途連綿起伏,圍繞大半座觀音像。開始森林浴之前,嚮導員邀請我們打開耳朵,細聽樹上風鈴、鳥鳴聲,嘗試與大自然連結交流。

打開五感,覺察呼吸,身心合一的瞬間,正是禪宗提及的「不假外求」,從而置身於平安喜悅之中。每場山林療癒活動均設有陪伴員,主要協助參加者喚醒緊閉的五官,但真正「治療師」是大自然。

除了放鬆心情,有研究指出山林具有「芬多精」(Phytoncide)等微量元素,有助提高免疫功能,抵抗病毒入侵人體,保持身心健康。

緩步走入山徑,眾人來到名為祗陀園的小草地。於一尊明朝佛像前,陪伴員示範以雙手撫摸青草,靜靜感受大地氣息。於正念徑上,我們可以善用眼、耳、口、鼻、舌,例如觀察植物外表、留意四周氣味、擁抱大樹「做朋友」…

參加者透過與各種花草樹木互動,製造與大自然獨處空間,釋放日常壓力。眾人拋開雜念,停止對話,專注一草一木,所得體驗各有不同,但沒有對錯、好壞之分。

活動期間,陪伴員會鼓勵參加者拾起樹葉,於終點站「亦非台」堆成一圈,用作總結行程。分享個人感受後,他們會將落葉放回大自然,象徵生命循環。

慈山寺秘書長倪偲瀚表示,「慈森.山林療癒」體驗費用全免,希望秋天天氣逐漸穩定時,每天開放供公眾參與,「最適合工作辛苦的人」。有興趣人士可於8月16起,報名參加9月體驗,每節約150分鐘;另外,寺方將公開招募200多名義工擔任陪伴員,7月15日接受報名。

活動詳情:

山林療癒陪伴員招生講座(90分鐘)
日期﹕8月7日/8月8日
時間﹕10︰00–11︰30
註︰7月15日接受報名

慈森 · 山林療癒體驗 (150分鐘)
日期﹕9月5日 /9月11日/9月12日/9月18日/9月19日/9月25日
時間﹕08︰30–11︰00/14︰30–17︰00
註︰8月16日接受報名

山林療癒 · 慈山感官之旅講座 (90分鐘)
日期﹕9月5日/9月12日/9月19日/9月26日
時間﹕10︰00–11︰30
註︰8月16日接受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