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碳中和」變「漂綠」工程
2021年8月3日

中國領導人去年宣布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企業口頭上紛紛火速響應,但同時掛羊頭、賣狗肉的「漂綠」現象盛行。西方亦質疑,中國是否有能力真正達標,還是淪為一場「漂綠」公關秀?

撰文:黃愛琴  本刊記者

環顧全球,愈來愈多企業許下「碳中和」承諾,但是中西情況有別。

在西方社會,企業低碳轉型的主要壓力來自金融市場。環球大型基金公司愈來愈重視碳中和概念,甚至結成聯盟,「逼宮」高碳公司轉型。從事金融的香港地球之友董事張振宇對記者透露,現在基金經理約見公司管理層,第一句不是問毛利率、回報好不好,而是「你間公司有無碳中和plan?」他又指,銀行亦不願貸款給石油和煤碳公司,因為要做green loan。

發生在中國,除了市場力量,還有政治因素。只見上年阿爺金口一開,全國企業紛紛加入「雙碳」行列。首先響應的是央企,例如國電投、三峽集團、寶鋼集團等,因為他們排碳最多,既面對「雙碳」落地的執行壓力,同時承擔政治任務和表率作用。繼而是科技巨企,原因是它們的數據中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搭上「碳中和」順風車正好可以洗白。

然而媒體發現,不少企業在宣傳中對「碳中和」誇誇其談,空講理念,卻沒有定下時間表;即使有時間表,也缺乏具體實踐策略,「漂綠」味濃。

以騰訊為例,今年一月高調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但是至今仍未有明確的目標和時間表。

究其原因,許多公司都有公關先行的投機之態,不想錯過國策快車,卻對「碳中和」一知半解,亦不知道怎樣實踐,以及達標的難度有多大,最終有名無實。

技術落後   人手算碳

西方亦不時質疑,中國企業自行披露的碳數據,是否真實可信?今年7月6日,內蒙古鄂尔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被發現虛報碳排放報告,成為全國首例。針對碳排放的核查機制亦發現存在漏洞。

但妙盈科技(MioTech)創始人涂鑒彧認為,這種存心造假的例子只屬少數,更大問題是,企業無法把數據管理好。

這家初創公司主力為中港上市公司提供ESG相關數據,去年開展碳交易和碳核查業務。

涂鑒彧尷尬一笑道,目前許多內地公司計算碳排放,是依賴最傳統的方法——「就是找工人去看一下,看一下你電用了多少,能源用了多少。」準確度如何,成為一大疑問。「坦白講,相當多企業滙報出來的碳排放數據,都不是百分百準確。」非因故意隱瞞,而是技術落後。

事實上,碳計算並不簡單,首先要確定排放源活動,最基本要包括範疇一(Scope 1)企業直接產生的碳排放,例如公司車;以及範疇二(Scope 2)外購能源,例如用電、熱能等。繼而再將排放源活動數據換算成二氧化碳當量。

不同行業,計算方法不同,更添複雜。「房地產排碳主要是通風系統;化工行業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污染物,例如水泥;交通運輸行業是能源使用。」

他又稱,大公司更難做好碳管理,因為分公司、工廠太多,沒有一套技術系統可以持續收集、監測、整理和滙報碳數據。「比如有一個客戶是一家銀行,在全國有200家分行,他只算了總部的碳排放,這也是一種漂綠。」

MioTech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就是為工廠提供硬件科技,以及與電力、煤氣公司等合作,獲取源頭數據,再作整理。

碳排放變金融產品

碳排放變金融產品另一個癥結問題,是中國還沒建立一套嚴謹的碳審核(Carbon audit)制度。以金融市場類比,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在發布前要被審核,不然會被當作虛假訊息;套用在碳報告,目前中港公司在ESG報告所披露的碳數據,並不需要被審核。「一家公司拍一下腦袋想出一個數字,其實也沒有人去核證它真或假。」涂鑒彧說。

香港永續策略顧問公司董事林鐸靈表示,要辨識漂綠行為,可以看看公司的ESG報告是否有外部機構核證,即second party opinion。「這些機構是什麼背景?他們是否嚴格跟從國際標準?」

更治本的方法,涂鑒彧提出,是將碳排放變成金融產品,例如在碳市場交易、向銀行抵押貸款等,以激勵企業做好碳管理及向低碳轉型。

以經濟手段減碳是全球趨勢。至2012年,向排放源收費的碳定價機制,包括徵收碳稅和碳交易,已增至64個,管制全球21.5%的溫室氣體排放〔圖二〕。

中國自2011年起已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等七個省份設立碳交易試點,覆蓋多個不同行業。經當局備案的「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指可再生能源、種樹等項目的減排量)以及「碳排放配額」可在碳市場買賣。碳排放配額是指排放溫室氣體的許可權,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為計算單位,由政府分配給受規管企業。

經過十年摸索,試點累積了寶貴經驗,卻也有不少問題未解決,例如碳交易不活躍、透明度低、地區差異大等。據涂鑒彧觀察,現時大部分人買CCER都是為「branding purpose」,「比如香港舉辦一個conference,用了很多電,就買CCER來『中和』」。這種碳中和活動,他認為亦是漂綠〔表一〕。

今年7月,全國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首批只納入發電行業,共2000多家公司,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市場。專家指出,碳市場能否有效運作,MRV機制是基石,即碳排放資料的測量(Monitoring)、報告(Reporting)與核查(Verification)。而隨着市場成熟,造假成本上升,可打擊漂綠。「就像瑞幸咖啡,造假要退市、被處罰。」涂鑒彧說。

科大關凱臨博士指出,內地有碳交易機制是好事,因為可以找出碳價,讓公司「計掂條數」,制定合適的減碳策略。但前提是碳交易要有高透明度,也要足夠活躍,才能找出真正的碳價。

節錄自《信報財經月刊》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