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高薪厚職開荒 葉玉如:香港創科5年內騰飛
2022年2月28日

科大副校長葉玉如(Nancy)是國際知名神經生物學家,1993年放棄美國的高薪厚職,回到創科一窮二白的香港做開荒牛。「初回來時,科大實驗室只有四面牆,人又冇、錢又冇,要乜冇乜!」29年來,見證本地創科產業的曲折發展,今日她形容已苦盡甘來:「萬事俱備,5年內必有收成!」不過,她同時提醒,跨地域的中港創科合作仍有很多難關需要克服。

撰文:幸瑜 本刊特約記者、鄧傳鏘 本刊總編輯

香港曾經以出口加工業起家,及後轉型為金融業和服務業,上世紀九十年代「創科」土壤一片荒蕪。直至1997年,首任特首董建華在《施政報告》提出,本地經濟需要隨時代巨輪蛻變,並成立由田長霖為主席的創新科技委員會,向前踏出了一小步。

20多年轉眼過去,香港仍然原地踏步,毗鄰的深圳已換了人間。提到創科,除了深圳,只會想到美國矽谷、以色列、愛沙尼亞⋯⋯,2015年創新及科技局誕生,2017年,國家提出把香港打造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但依然雷聲大雨點小。不過,科技大學副校長(研究及發展)葉玉如接受本刊專訪時,強調目前時機已成熟,香港的創科發展很快可以騰飛。

自小立志做科研

作為金融中心、服務中心,最吃香的曾是三師之說:「醫師、律師、會計師」,葉玉如卻自小立志走喜歡的科研之路。葉家六兄弟姊妹,孻女葉玉如受盡萬千寵愛,大家姐為了家人棄升中大,教書養家,「得到幾個家姐支持,讓我能安心讀書」,由小學到中學皆讀女子名校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升中試排在全港頭100位,從中學到博士畢業一直獲獎學金。

「自小就喜歡生物和化學,我拿着獎學金前往美國Simmons學院,主修仍是這兩科。」她的畢業論文同藥理學有關,本科畢業後轉到旁邊的著名學府哈佛,1983年獲得博士學位,「我選擇神經科學完全是興趣驅使,沒有興趣的話,很難投入,也不會做得好。」

博士後一年,她與丈夫拉埋天窗,誕下一子一女,申請放假一年後,投入職場的首間公司是做DNA測試的生物科技公司,兩年後轉到1988年才創立的生物製藥公司——再生元(Regeneration),成為第11名科學家,不僅是首位女性科學家,後來更擢升為首位華人高級科學家。今日再生元已發展成為全球生物科技龍頭企業,現今市值約670億美元,當年元老個個非富則貴。

「我加入再生元時,公司仍是初創階段,每日懷着興奮心情上班,希望為世界帶來貢獻。我們所做的是前沿科研,成功為業界開拓了全新領域,當時希望找到治療神經退化症疾病的方法,包括阿茲海默症(簡寫AD)。」在科大的辦公室內,掛了一幅科學藝術畫——描繪神經元如何溝通,顯示數十年來的志趣仍然沒有改變。

科學家形容大腦為「3磅的宇宙」,她一頭栽進這個小宇宙,開始無止境的探索,她承認:「時至今日,人類的大腦仍有很多不解之謎。當年我們研發的神經營養因子,已到臨床階段,可惜最後失敗而回,但那些經驗依然令人非常振奮,對整個領域的影響無遠弗屆。」

那時,葉玉如率領的團隊高峰時有20人,今日再生元已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生物科技龍頭,「我離開時公司已發展為200人的公司,當年團隊成員個個都發大達,幾乎都退了休,所以當時同事聽到我要回港發展,個個都笑我太瘋癲。」然而一人有一個夢想,她毅然在1993年加入落成才兩年的科大,放棄了大富大貴的前景:「我沒有發達,也沒有後悔。哈哈!」

根在香港   不後悔回歸

在港出生,在港長大,她形容根就在這裏。「我期望把在國外所學所得帶回來,培育下一代科學家,這也是我過去29年來一直所做的事情;其次,當年科大是全港首間研究型大學,科學家應該有更多機會參與發展;第三,我想一子一女學習中國文化,在國外單靠每星期上一次中文課,吸收太慢。」她欣慰地表示,結果一對子女回港後,真的練成一口流利廣東話和普通話,如今兩人同在史丹福,兒子成為醫生兼大學教授,女兒在大學由生物轉讀經濟,勇闖商界。

不過,憶起返港頭一年的開荒歲月,她不禁倒抽一口涼氣,「以往再生元的實驗室有半層樓大,回來後實驗室細如一間房;以前想做什麼實驗就去做,想買什麼儀器,明日就送到;回港後實驗室一無所有,買儀器要幾個月才送到,可真是人又無、錢又無,要什麼沒什麼!」她笑言在學術界做研究,要花時間申請經費,反而在商業機構既毋須花太多精神在行政工作,也能把成果馬上轉化出來。

關關難過關關過,葉玉如唯有苦中作樂,「第一年挑戰艱巨,我收到兩個學生,之後開始增加工作人員,但資源少,做不了什麼,唯有調整好自己心態,決定專心教學生做實驗。經過多年努力爭取,現在總算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回港前,論文經常在頂尖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回港後耗時7年心血,即2000年,終於發表了全中國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的首篇文章,「這是我由零創立的團隊努力的成果,直至今日我都很驕傲。」

科大誕生多間獨角獸

九七回歸前,香港創科氛圍欠奉,人人深信靠炒致富,她說:「研究資助局於1991年成立,我們申請到的經費,最多只是100萬,難與今日相提並論⋯⋯,以前只有科技大學做研究,今日間間大學都做研究。」

差不多30年過去了,她直言大環境已變:「政府全力支持創科,過去4年投入了1300億,也建立了不同平台。」科學園第一期於2004年10月落成,葉玉如曾經擔任董事會成員:「最初要愁出租率不足,現在外面的人想租都租不到」。她透露,風投公司如今會直接到科學園尋找投資項目,即便仍在實驗階段,也願意提早接洽,甚至連地產商都想轉型分一杯羹。「整個轉變是顯而易見的,證明所有人都意識到香港的科研潛力,加上企業近年開始搶畢業生,薪金自然水漲船高,父母看在眼內,也願意支持子女選擇走科研之路。」

2021年創科香港基金會(Hong Kong X Foundation)列舉18間具有「香港基因」的「獨角獸」創科企業,包括DJI大疆創新和SenseTime商湯科技(剛上市),其中6間來自科大,葉玉如樂觀展望未來:「我們現在有錢、有人、有平台、有大學、有政府支持,未來5年,成功一定會來臨,將來只會愈變愈好,例如科大已有多間Star-up成為獨角獸,只是宣傳不夠,不為外人所知而已。」

香港是生物科技全球第二大集資中心,5間本地大學位列全球前100位,大灣區內無其他城市可媲美,她自信地表示:「我們有能力吸引到國外公司和人才來港,好好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角色,利用香港優勢協助大灣區建設,基礎研究依然是我們自身所長,同時應該設法將成果商業化,發展高科技、高增值的行業。」

跨學科跨地域合作必要

形勢一片大好,也不代表就一帆風順。「內地有句話『大門開了,小門未開』,就算政策獲中央批示,落地時也要經過重重關卡,難度和時間依然無法估量。我試過想拿一些研究數據,科技部已經批示了,但向內地醫院索取時,幾個月後得到的回覆仍是『研究中』!」

中港兩地的合作困難,一直為業界懊惱不已,例如,內地的基因數據無法直接南下,「深圳河套有望成為『科研特區』新試點,《施政報告》提到設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便是跨地區、跨學科的深化合作,一來讓兩地科學家增強溝通,二來讓不同範疇的人才,如化學、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科學家集結起來。例如我們做完基因測試,也需要找工學院教授進行大數據分析,所以跨科、跨界別的合作是必須的。」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葉玉如堅信香港有條件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成功是需要一點一滴積累而來的,很多事情不可能一夜間發生,但時機已經到了,創科就是香港的未來。」

不同族群不同風險   矢志建華人腦病數據庫

「很快地,我會看着你的臉,卻不知道是誰在看着我。」講述阿茲海默症(簡寫AD)的電影《永遠的我們》(Supernova)有這句話。葉玉如是腦退化症的國際權威,8年前開始專注研究AD,全因已過世的姨媽。「雖然姨媽同媽媽相繼離開人世,但記得媽媽多年前講過,反正我是做腦退化研究,何不多花時間在AD之上?」她道出為何把研究範圍收窄的原因。

AD是好可怕的疾病,也是認知障礙症中最常見的類型,患者會慢慢失去自理能力,記憶不斷被歲月「沖淡」,直至把身邊所有人逐一遺忘,葉玉如淡淡的說:「姨媽70歲左右,什麼都忘記了,正如我一位好友的母親一樣,患病後慢慢記不起兒子、新抱以及所有孫仔孫女。於是我決定集中火力研究AD,希望有生之年找到解藥。」

全球AD發病率所差無幾,只要年過65歲,約有40至50%患病,沒有哪個國家或民族有明顯差異,但原來不同人群的DNA,有不同的風險基因,故她率領團隊建立了首個中國人腦病數據庫,2021年更成功利用中國人群患者數據,研發出首個簡單而可靠的血液檢測方法,及早篩查及識別出AD患者,準確率超過96%。

「有些風險基因,在白人人群出現率高,但中國人人群出現率低,我們必須針對性集中研究特定人群,」葉玉如指指身旁的腦模型解釋:「舉例說,研究結果證實有個基因,對中國人產生的保護較西方人大得多,就如現時西藥研發一般只靠西方人做臨床,不一定對中國人有用,而世界上也沒有藥物是對所有人有效,所以我們需要中國人群的數據庫,才能找到較適合中國人使用的藥物。」

85歲以上半數人患AD

全世界約三分一長者因AD離世,年過85歲的老友記超過一半機會患上AD,目前全球AD人口至少5000萬,隨着人口老化,問題只會轉趨惡化,預計2050年激增3倍之多,達到1.5億名患者。截至2019年,全中國AD患者超過1000萬,冠絕全球。

「大腦結構異常複雜,人類為何會患上AD,仍是眾說紛紜。」葉玉如憂心忡忡表示:「這個病最難處理是潛伏期很長,一般而言,患者腦部會在20年前開始病變,意味60歲的患者,大腦會在40歲開始出現蛋白異常聚合,當我們感到記性轉差,其實為時已晚。」

及早發現患病風險,絕對是當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當你知道自己有風險,就會注意飲食、多做運動等等,臨床證明可以減慢AD病變速度。」她補充:「AD會為我們帶來沉重的社會和醫療成本,研究顯示如能把患AD的時間推遲10年,患者人數便可大減一半!」

葉玉如率領的團隊已發現中藥化合物——蛋白質「白介素-33」,能改善AD徵狀,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香港人將會破解到這個人類史上最大「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