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擁抱,一聲聲珍重……上年7月,《港版國安法》實施一周年,香港國際機場每日充斥離愁別緒。事隔大半年,「大遷移」愈演愈烈,2月本港人口淨流出高達7萬,按月大增逾3倍,創兩年新高。與上年不同,這波離港潮由「避疫」觸發,並蔓延至外籍社群。
撰文:黃愛琴 本刊記者
10%歐盟公民離開
「成功起飛那一刻,我真是很開心!」2月13日,Sammie Ho聯同法國籍丈夫、兩歲大的兒子離開香港,定居新加坡。這是兩年來他們首次搭飛機,心情分外緊張,手上準備的登機檢疫資料足足有兩吋厚。「我們已經兩年沒有回家(法國)了,因為無法接受回港後要隔離21天。」Sammie語帶不滿。
根據歐盟駐港澳辦事處的數據,居住在香港的歐盟公民中已有超過10%離開,皆因世界各地正逐步與病毒共存〔表一〕,他們無法忍受香港嚴格且不確定的清零隔離措施——兩年來大部分時間長達三周的入境隔離,屬全球最嚴。
跨國流動對外籍家庭尤其重要,亦是Sammie一家選擇落戶新加坡的主要原因。接受本刊訪問時,他們正在法國探親,其後飛返新加坡毋須隔離,因為兩地已建立「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VTL)。
根據資深獵頭John Mullally的觀察,近期離港的外籍人士有幾個特徵:約四十歲,在港居住了頗長時間,有年幼子女。
「為了孩子,他們不得不走。一方面,孩子不能回去探望祖父母,而且學校被迫關閉,還有困在家中的精神健康問題。」
Mullally最近也決定要把太太和孩子送到美國避疫幾個月。居港逾十年,現職跨國獵頭公司Robert Walters的區域總監,他坦言從未遇過更壞的情況,彷佛這個東方之珠瞬間失去光芒——一個沒有夜生活,餐廳、酒店關閉,限制多多的香港,對老外還有多少吸引力?
「目前為止,《國安法》並沒有導致老外大量外流,但是防疫限制直接影響日常生活和生活品質,它對人才離職的影響比《國安法》大十倍。」他說。
投行高管調職潮
金融業首當其衝。跨國銀行接連傳出高管遷出香港的消息。約半年前開始,摩根大通(JP Morgan)陸續將一些董事總經理由香港調往歐洲,最新出走的,是亞太區現金股權和股權分配主管Ryan Holsheimer。花旗集團(Citigroup)亦計劃把六名高管從香港遷到新加坡和其他國家,是至今最大規模的高管遷出。外媒指出,香港外籍銀行高管流失量為正常年份的兩倍。其他行業如國際酒店文華東方、全球第二大紅酒和烈酒商Pernod Ricard,同樣傳出高層離港消息。
「如果防疫措施不放寬,這個趨勢會持續。」Mullally形容眼下的細流可能很快會變成洪水。
6、7月很可能是老外離港高峰,他稱,因屆時花紅已到手,國際學校亦放暑假。
「他們40歲離開的話,不太可能會回來。」他指出,除了非常資深的高管,現時大多數來香港工作的海外人才都是20到30歲出頭。
屋漏兼逢連夜雨,海外招聘亦更加困難。2010至2018年香港吃香,招攬人才易如反掌,但現在怎樣sell香港,Mullally深感頭痛。
「現在任何在倫敦、紐約、悉尼或者東京的金融人,都沒有理由想來香港工作,特別是那些有小孩的,他們聽到的都是壞消息。」
高薪、低稅是香港的傳統優勢,但他發現,如今缺點已蓋過優點。人力資源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亦得出相同結論,該會最新公布的外派僱員宜居城市排名,香港大跌19位至第77名〔表二〕,原因是不少地區已放寬社交距離限制,故迎頭趕上。新加坡則連續兩年排名第一。
「請記住,新加坡的稅率亦很低,而香港需要的人才都相當資深,全球都在爭奪同一班人。」
Mullally坦言憂慮香港金融人才供應不足。「這就是為什麼在過去15個月,香港金融服務業的工資有相當大漲幅,因要留住人才。」據悉高盛(Goldman Sachs)正為香港僱員提供每星期1000港元的子女課外活動津貼,彌補學校停課的損失。摩根大通(JP Morgan)則送上1800港元的餐飲津貼。
員工荒實質已覆蓋整個香港金融業,Mullally指出,受影響包括國際投資銀行、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區域或跨國保險公司、對沖基金和金融科技業,「無疑正在削弱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亦感憂心,相比起資金,他認為人才對於香港作為一個金融中心或者專業服務中心更加關鍵。「製造業有機器有錢就得,但服務業無咗人,就很難提升生產力。」
金融服務佔本港GDP約四分之一,是高增值行業。2018年每名金融服務從業員平均為香港帶來約203萬港元的增加價值,遠高於其他行業。縱然為數不多,但是位居中上層的外籍銀行家,對香港經濟貢獻舉足輕重。
「這班精英走後,有什麼人可以填補空缺?來的人比走的人質素更高,還是更低?」鄧希煒稱,這是關乎長遠香港競爭力的關鍵問題。
長久以來,世界公認的金融中心是紐倫港,東京始終未入流,皆因國際化、洋人混雜程度大不如香港,語言、文化過分單一。
香港是外國人口最多的中國城市,鄧希煒認為,我們的軟實力在於國際化的人才庫。「香港要幫助國家搞外循環,或者避免淪為一個普通城市,一定要保住跨國人才庫和國際形象。」
節錄自《信報財經月刊》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