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獵人趙小燕︰無論時代怎變 內容依然為王
2022年4月27日

不論是經典劇集《大長今》、《流星花園》,抑或日本動畫《寵物小精靈》、《鋼之鍊金術師》,均屬很多讀者的童年回憶,不說不知引進這些作品的是間香港本土公司。上世紀九十年代,趙小燕(LuLu)創立了羚邦集團,自此開始前往日本「叩門」買入不同動漫,如今手持超過500個IP品牌,連Netflix都要找她洽商。踏入資訊爆炸時代,這位IP獵人強調,內容質素仍然是跑出關鍵。

撰文:鄭雲風 本刊特約記者、鄧傳鏘 本刊總編輯

做Sales首要Sell自己

公司成長的故事,與昔日香港相當類似—做中介。LuLu發現,除了美國與加拿大節目,日本動漫市場同樣發展迅速,但仍未傳播至東南亞市場,於是萌生充當兩地橋樑的念頭,希望將作品推廣出去。

理想固然美好,但要打動日本片商有三重困難。「首先是語言不通,其次是文化差異,最後是年齡,他們覺得我太後生,質疑那裏有錢買節目。」她坦言,首次到埗面對多重挫敗,「都哭得幾多次」。

最後如何扭轉乾坤?關鍵是鍥而不捨與建立信任。想當年,她不斷聯絡日本片商,請求他們提供機會,「天天發傳真,重發又重發」,同時無償提供市場資訊,嘗試以誠意打動他們。「原先的中介覺得日本片商一定要與他們合作,連很多有用的簡單資訊都沒有提供。」

「以前做sales,第一件事不是sell產品,而是sell自己,要令對方喜歡、信任你,才可以有進一步溝通。」日子有功,LuLu終於得到日本片商認同,成功購入《忍者亂太郎》、《城市獵人》、《外星毛查查》等節目,其中《寵物小精靈》更是一嗚驚人,直至今日仍備受追捧,歷久彌新。

除了日本動漫外,後來她亦引進韓國、台灣劇集到東南亞,《流星花園》便是代表作之一。「當年這套劇在亞洲爆紅,偏偏菲律賓沒有播,因為當地偏好西班牙肥皂劇。後來我用低價賣給電視台試播,結果創下42點高收視紀錄。」經此一役,菲律賓打破從不買入亞洲劇的慣例,她形容此舉是「改變了當地媒體生態」。

之所以頻頻選中爆紅作品,她透露秘訣在於做足功課,找出節目的成功 DNA。「以前電視台播什麼,觀眾便看什麼,而且不同種類的內容有時段及時數限制。」今時不同往日,由過往的免費電視時代,慢慢擴展至收費電視、串流平台,觀眾選擇愈來愈多,對節目要求自然提高。

從技術層面上,隨着科技進步,觀眾不但追求更高清的畫面質素,製作公司、背景音樂、人物配音同樣重要,「聲優在日本地位如同明星」。只要逐一檢視這些元素,LuLu認為節目「衰極都有限」。

「好節目是 evergreen,不管是三十年前,抑或現在重播,依然會有觀眾追看。」LuLu 經常將「content is king」掛在嘴邊,正正相信引發共嗚的作品,依然會吸引到不同年齡層,金庸小說正是一例。「在不同地區翻拍又翻拍,而且可以變成遊戲、電影、卡通,十分成功。」

她說︰「不論任何年代,科技如何進步,無論漫畫、動畫、電視劇還是電影,最根本核心都是要有好內容,才能有足夠生命力travel到不同地方,而且歷久不衰。拍攝團隊、市場計劃、CG技術等,都是相對次要的元素。」

——節錄自4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