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新班子出爐,首要任務之一為攻克房屋深層次問題。在國家「共同富裕」、「房住不炒」的主旋律下,香港房屋模式面臨大調整,政府將調控地價與房價,打擊市場投機炒賣,貫徹「居權優先」。投資者「買磚頭無得輸」的傳統智慧需重新審視。
撰文:黃愛琴 本刊記者
香港又冧莊!連續12年「榮登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我城買樓有多難?不吃不喝23.2年!
截至2021年第三季,國際調查機構Demographia比較了全球92個城市,發現香港私樓房價與家庭收入中位數比率為23.2倍,不僅大幅拋離第二位的澳洲悉尼(15.3倍)、第三位加拿大溫哥華(13.3倍),更打破上年自身紀錄20.7倍(圖一)。
高樓價固然反映供求失衡,但這只是表徵,「關鍵是本港房屋模式存在內在缺陷。」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王春新博士接受本刊訪問時,直指這是問題核心。
三種模式之爭
他剖析,全球房屋發展模式主要有三種,包括:
一、歐美市場+稅收模式。土地和房屋均由市場供應,政府以稅收調控樓價,令炒房無利可圖。
二、新加坡政府主導模式。組屋「偷師」香港,惟當年國父李光耀來港看過徙置區後,想到的不是建公屋,而是「居者有其屋」。目的是藉「恒產」籠絡民心,鞏固政權。
與歐美不同,新加坡土地與房屋供應皆由政府主導。一來因為國土有限,不能任由市場開發;二來住房關乎民生,惟有政府介入,才可保障老百姓的居住權利。
三、香港投機/投資模式。由政府主導土地供應,並實行高地價政策,房屋供應向市場拱手相讓,卻不像歐美國家對房產投資徵收重稅,等同放任投機炒賣。「香港房地產問題就是過度市場化的問題。」王春新稱。
2010年前「辣招」未出台,炒樓形同「無王管」,其後金管局雖多次加辣,但對比西方針對房地產的嚴苛稅法,香港實屬小辣。 首先,持有物業成本極輕,「差餉」加「地租」僅為每年租值的7%,反觀紐約在此環節,每年收取樓價的0.8%和租金收入的30%。
而講到賣樓套現和財產繼承,西方多國均設資產增值稅和遺產稅,促進財富再分配,英國遺產稅為40%,港府卻選擇「躺平」。難怪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直斥香港是「富人逃稅天堂」。
房屋商品化惹禍
追溯歷史,香港房屋日益商品化,亦是政策造成。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鄧鍵一指出,最明顯例子是「孫九招」——金融風暴重挫樓價,政府馬上斷絕賣地、停建居屋,退出房屋供應市場。
「孫九招前,香港有較健康的置業階梯。居屋售價是樓市參照點,因與一般私樓直接競爭,樓價未至於太瘋狂。但停建居屋後,公屋以外就是商品住房。」鄧說。
時至今日,在港人心中,自住與投資需求已經糾纏不清。鄧鍵一最近的研究就發現,在日益強調人人都要學懂投資的金融化社會,買樓減輕了港人對理財的恐慌。「回歸傳統智慧,買磚頭無得輸,減輕了他們要學懂投資的panic。」
比較國際經驗,歐美與新加坡模式均貫徹房屋作為社會、民生政策的方針,首重保障居住權。香港卻背道而馳,放任自由市場侵蝕市民購房能力。三種房地產模式,孰優孰劣呢?(表一)。
王春新從三方面論證:
一、港人居住質素每況愈下,2021年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僅得16平方米,是新加坡的一半。反觀美國在一百年間,居住空間卻由200呎增至800呎,同期收入亦增4倍。
二、財富分配不均。香港的堅尼系數是0.525,屬發達經濟體中最高之一,卻只反映收入不均,若算上房產,則起碼高達0.7。新加坡為0.444,美國只有0.415。
三、生產力層面,港樓愈建愈少/細,直接令房地產增加值佔GDP比重由2000年的28%降至約20%。高樓價亦間接造成資本追逐資產,經濟脫實向虛。反觀美國,房地產開發、建築和消費服務卻是實體經濟的主要引擎,佔GDP的32%,為製造業的3倍。
事實證明,香港房地產模式徹底失敗,必須大刀闊斧改革,回歸社會政策、「居權優先」正軌。
事實上,這亦是國家任務。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已明確下達指令,要香港於2047年前消滅令人「揪心」的劏房、籠屋問題。國內已率先示範如何做到「房住不炒」,例如大規模增建「保障房」、「人才房」。浙江的「保障房」供應佔比即將超過30%。
在中央祝福下,過往香港樓市的投機/投資主導模式必將過去。取而代之,是效法新加坡,港府在房屋政策上更有為,重奪土地與房屋供應控制權,讓中下階層透過公營房屋置業安居,實踐共同富裕。
「八萬五」重臨
「土地共享計劃」正是劍指發展商在新界的農地土儲。今年政府亦罕有多次動用「尚方寶劍」《收回土地條例》,回收元朗、粉嶺、東涌等多幅土地,一改以往忌諱態度。
「《收回土地條例》可以再積極進取做更多。」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系主任黃紹基教授對記者表示,以前政府擔心使用《收回土地條例》會招致司法覆核,而事實證明是過慮的。「其實不用害怕,大不了可以釋法。」他更建議可效法新加坡組屋做法,政府在覓得新地後馬上讓市民認購公屋或居屋「樓花」,便可符合條例中基於「公共用途」(public purpose)的規定。
房屋供應結構亦有所調整,公私營房屋比例由六四改為七三。要分好蛋糕,前提是做大蛋糕。在房屋總量上,如「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開發成功,其實「八萬五」有機會重臨。
官方指出,20年內,北部都會區預計可提供35萬個住宅單位;如額外開拓多600公頃,則可再增16.5萬個至18.6萬個單位,建屋量達84.5萬至86.6萬個單位。至於明日大嶼,則預計可供應約10.5萬至18.2萬個公營房屋單位。
當然時間是最大敵人,參考今年4月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出生地變成熟地需時6年,更遑論規劃及收地極之花時間。惟可以確定,未來日益豐富的土地儲備將會成為政府調控樓市的有效工具。
加稅消滅紅利
共富另一方向是消滅炒樓紅利,壓抑投資需求。近年日本、南韓亦循此方向入手。文在寅政府前後就出台了20多項住宅辣招,例如提高房產稅、財產稅、綜合所得稅、限購、限貸等,其中針對買房一年即轉讓者,轉售所得稅更由40%上調至70%。而日本自90年代房產泡沫爆煲後,就放棄以刺激樓價作為刺激經濟手段,反而嚴控地價、樓價,致力提升國民居住水平。日本遺產稅稅率最高為55%。
香港是否亦可通過加稅,增加買入及持有房產的成本呢?未嘗不可討論。「現時香港的差餉一律是租值的5%,累進制是一個辦法,可減輕政府對賣地收入的依賴。」黃紹基說。早前財政預算案已宣布引入差餉累進制,能者多付,建議超出80萬元的租值按12%徵收。
至於開徵資產增值稅和空置稅,黃紹基指學界對其調控樓價成效未有清晰結論。惟無論如何,放任樓市愈炒愈高已是明日黃花,「買磚頭無得輸」要重新審視。
節錄自《信報財經月刊》2022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