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發展智慧中醫 冀當抗疫生力軍
2022年8月1日

傳統中醫藥一向被詬病為缺標準、不規範,香港浸會大學正致力發展智慧中醫,希望藉科技來解決行業積習。在第五波疫情時,浸大結合科技及中醫的力量,傾全校之力抗疫。面對新一波疫情,身為科技專家的校長衞炳江,以及中醫學家、協理副校長卞兆祥接受本刊訪問時,希望中醫參與抗疫可常態化,長遠來說,政府應該將中醫納入公營醫療體系,以紓緩醫護不足。

浸大校長衞炳江(右)、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左),在第五波疫情期間帶領浸大中醫團隊服務逾四萬名患者。 (黃俊耀攝)
浸大校長衞炳江(右)、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左),在第五波疫情期間帶領浸大中醫團隊服務逾四萬名患者。 (黃俊耀攝)

撰文:郭顯通 本刊記者、鄧傳鏘 本刊總編輯

今年2月,第五波疫情高峰時,病人在急症室外餐風宿露的畫面,令人心酸。醫療系統大崩潰,揭示香港一直以來以醫院為中心的弊病:分工失衡。「基礎醫療應該下放至社區,分散壓力,中醫正為此而努力。」校長衞炳江作為浸大「中醫抗疫遠程醫療中心」總指揮,親身投入參與第五波投疫,感觸良多。浸大中醫團隊應對第五波疫情反應快捷,至今服務逾四萬名病人,衞炳江卻形容,在超過一百萬確診者的背景之下,只是「杯水車薪」,推動中醫抗疫時面對的困難不言而喻。

中醫宜納入公營醫療體系

中醫在香港,向來被拒諸體制外。「今次若非卞教授帶頭,中醫難以發揮抗疫角色。」衞炳江對中醫長期欠用武之地,頗感無奈。

香港中醫藥發展一直舉步維艱,自1999年《中醫藥條例》確立中醫法定專業地位至今,長期面對認受性不足、資源匱乏等難題,地位與西醫從來不可相提並論。根據最新《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醫組通訊》,截至今年3月10日,本港共有10,558名中醫(包括註冊中醫、有限制註冊中醫及表列中醫),而截至2020年底,正式註冊醫生(即西醫)有15,298名,遠超中醫五千人,惟中醫長期被詬病「人手過剩」,衞炳江認為癥結在於「無organise」。

「過剩?視乎點用。」卞兆祥兼任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主任,作為參與抗疫的前線中醫,回憶起當時面臨最大問題,正是人手不足,最高峰期一天服務逾千患者,而駐診醫師僅數十名。卞兆祥認為,若然中醫的應用場景能夠拓展至社區每個角落,融入基層醫療,屆時香港中醫人手尚有欠缺。2025年香港首間中醫醫院將投入服務,卞兆祥斷言「一間唔夠」,「目前未充分利用中醫師,實際上人手絕對不足。」

衞炳江憶述第五波疫情初現,帶領浸大中醫團隊,於數日之間設立熱線中心,又提供網上免費診症服務,短短三周服務逾8千人,抗疫效率為業界稱許。他知道,其實業界一直希望「做啲嘢」,奈何有心無力,缺乏中央統籌,中醫本身派系繁雜,各自為政,因而出現中醫過剩的「假象」。

「內地中醫藥發展成熟,反之香港一直機會不足。」兩人對於內地與香港的差異瞭然於胸,早在1986年,內地已成立中醫藥管理局,專責管理中醫藥行業,體制完善,在抗疫期間亦通過臨床篩選出「三藥三方」,因地制宜,發揮重大作用。

衞炳江期望,由浸大負責營運、設於將軍澳的中醫醫院,將作為本地中醫藥「旗艦」機構及「轉化者」,可以促進中醫進入香港公營醫療體制,惟首先要有完善標準,方能得到認同。

忌經驗主導 宜標準化

「點解咁多香港人信西醫?因為標準化。」衞炳江指出中醫藥依賴代代相傳,「師父教落係咁就係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衞炳江憶述年輕時看過中醫書,發覺書上人體模樣竟與生物書大相逕庭,當時自然認為生物書才是正確,「考試考嗰本嘛。」隨年紀漸長,一加印證,發現中西醫學,很多時只是字眼不同。「邪風,用現代講法,其實就是空氣傳播。」中國醫學依靠觀察、經驗,一早自成一派,積累不少傳統智慧,惟大型、具公信力的研究欠奉,導致今日中醫普遍認受性不足。

衞炳江打趣道,「大家睇中醫都偏好老中醫,因為經驗老到。」以把脈為例,何謂浮?何謂沉實?若然無法量化,不同醫師各有自己一套判斷,「好大件事。」衞炳江認同中醫因病人體質而作診治,惟醫師本身不宜太主觀。
卞兆祥比喻,「好似麥當勞每款漢堡包幾厚、幾重、食材份量,有既定標準,但中醫唔同,每個人體質各異,因此中醫診治係tailor made(量身定制)。」

卞兆祥作為資深中醫,深明中醫標準化的難處,惟他亦相信,「大學研究其實做到好多嘢。」雖說各人體質不盡相同,亦可透過檢查藥材質素、病人反應、服藥前後的狀態,量化中醫診治。卞兆祥認為,注入科技元素,對中醫藥發展必然有裨益。

「南方人常常講『熱氣』,其實好多北方人唔知咩叫熱氣,因為從來無經歷過。」卞兆祥認為,若能透過大學科研將「熱氣」量化,給出清晰界定,就可以「講得出個所以然來」,更能令人信服中醫。

「中醫愛講成功例子,西醫則講失敗例子。」衞炳江指出,中醫通常透過觀察,當有病人服過醫師開出的藥而痊癒,該藥便等於有效。「咁100個人服藥,有幾多人會好呢?似乎從無定案。」

相對中醫的經驗主導,西醫一般談「成功率」,「假設手術成功率98%,即100人做或有2人出事,簡單直接。」衞炳江認為香港中醫藥正正缺乏相關統計及研究,因此即使有效,亦難以證實,但事實上,上述問題都可以透過大型研究量化。

衞、卞二人希望,浸大能夠作為中醫科技化的先導角色,透過開展不同研究,為現代中醫作示範,然後普及到全港。

發揮大學科研優勢

浸大中醫,歷史悠久,早在1995年,時任校長謝志偉博士已出任香港中醫藥發展籌備委員會主席,到上一任校長錢大康制定十年策略發展計劃,對中醫藥發展都不遺餘力。經過二十年努力,浸大現時還肩負重任,負責營運2025年落成的中醫醫院。

今年5月,浸大與華潤創業有限公司(華創)簽署合作備忘錄,探討成立「智慧中醫聯合創新中心」,華創出錢,浸大提供科研,加上世紀疫情令社會需求大增,正是中醫科技化的好開端。

與智慧中醫相關的大學研究,早見雛形。衞炳江說,早於服務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之時,張大鵬教授已經着手研究以電腦分析影像作中醫舌診,惟其時臨床應用場景欠奉,最後都只能留在象牙塔。衞炳江生動比喻,「科學家可以發明最強的鎚子,但不知其用武之地;我們正好相反,我要打開核桃,便要思考用什麼工具,可能是鎚子,可能是鉗,反正要解決問題。」衞炳江承認,由於以往產學研缺乏溝通,導致很多科研成果落不了地。

第五波疫情逾百萬人確診,事隔數月,長新冠的遺害將逐漸浮現,衞炳江希望利用浸大優勢,落實研究。「對治長新冠,用西藥和用中藥治療會否有不同呢?」香港確診個案多,為大學科研提供有利條件,「多確診個案固然並非好事,我們亦不希望確診人數再度飆升,惟是次疫情,讓我們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得到很多臨床數據。」

「即使沒有疫情,不少長者都想在家求診。」卞兆祥說,若然遠程中醫診療發展得當,從面色、脈搏,乃至眼神變化,將來或許都能透過儀器判斷,一來增加地利之便,二來診斷不受人眼局限,診斷結果將更精確,亦有利於社會。衞炳江作為工程、物理方面的專家,與專業中醫師卞兆祥一拍即合,卞兆祥說,「校長為傳統中醫結合科技提供不少方向。」

中醫講治未病、講調理、講四時食療,衞炳江全都深信,但他保持理性,「有無科學根據呢?」他期望,若果有足夠資源投放,進行規模夠大且長期的研究,大學將在中醫藥發展扮演重要角色,「可以做到業界未必做到的事,然後活用大學優勢推動業界發展。」衞炳江強調,大學功能,在於教育、研究,最後產業化,回饋社會,當初決定與華創合作,亦是同理。

沒有中西 只有醫療

「不論中醫西醫,醫得好人,就是好方法。」衞炳江留意到,有些中醫偏執傳統,拒絕與西醫對話、合流,「這是不對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衞炳江認為,中西各有所長,原應兼容並蓄。「將來中醫院具備各種西方儀器,因為我們做的是『醫療』。」

中醫智慧流傳數千年,衞炳江與卞兆祥有一共同願景,便是將中醫藥精粹歸納、整合,惟標準化過程並非一步登天,需要逐步完善。

卞兆祥認為過去二十多年,香港中醫業發展方向正面,中醫藥課程大受歡迎,研究漸趨成熟,2025年全港首間中醫醫院面世,將是飛躍發展的契機。

科技人當博雅大學校長 自小與中醫結緣

衞炳江大學時主修物理,於美國馬里蘭大學從事光纖通訊研究工作,曾參與美國、意大利攜手的太空穿梭機項目「繩繫衞星系統」,回流香港後進入理工大學執教鞭。這位看似與中醫風馬牛不相及的工程專家,原來「食中藥大」。

去年6月,衞炳江就任浸大校長。 (網上圖片)
去年6月,衞炳江就任浸大校長。 (網上圖片)

從小接受中醫治療

衞炳江的父親曾於廣州一間藥材舖工作,耳濡目染之下跟隨師父習得不少中醫藥知識,本有深造打算,後來因戰亂輾轉來港,行醫之路亦不了了之。然而,憑着自身中醫藥知識,衞父成為「家庭醫生」。

衞炳江憶述兒時家境不佳,「爸爸月入三十元,看病一劑藥要十五元,下下求醫不是辦法。」為了減省醫療費,衞父決定為全家「治未病」,從食療入手,四時所食,各有不同。「天熱要飲怯濕湯,秋燥要飲金銀菜湯……」

中醫主張「醫食同源」,衞炳江自小便有體驗。「我屋企好多中成藥,止咳片、桑菊片、銀翹解毒片、藿香正氣片……」衞炳江隨口數藥,如數家珍。除了父親滿腹醫學,母親亦只信中醫,因為西藥「散」。現時衞炳江還有一個習慣,便是每天清早練習八段錦,幾十年如一日,難怪精神健旺。

與浸大中醫一拍即合

從理工大學副校長轉到浸會大學當校長,衞炳江笑稱,當時感覺奇怪,因為浸會是博雅大學,自己專長是工程,後來才發現科技可以為不同學科賦能,如藝術、中醫,甚至新聞寫作……。

在充滿中醫氣息的成長背景,加上工程研究的專業知識,衞炳江通曉中西,一加對照,深明兩者學說本無衝突,更有不少相似地方。「中國醫學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內含中國陰陽五行學說,講求均衡,為調理身子的要旨,化學都講equilibrium。」他笑言,當正式投入參與浸大中醫藥發展,「發現自己的專長又好啱喎」。

正因中西合璧的特殊背景,他能夠持平、客觀地看待香港醫療,不會「盲撐」一邊。中醫能夠根據個人體質及需要調節藥方,藥材份量、種類都不是千篇一律;西醫則素以手術精準而受重視,中西本身可以共存,「西醫都睇症食藥,某些病服西藥見效較好,某些病服中藥較適合,其實是各擅勝場」。

拓展科技應用場景

衞炳江的背景,其實就是香港的縮影。「香港好特別,醫療系統由西醫強勢主導,但民間亦有很多人倚重、信賴中醫。」

衞炳江在理大任副校長時,專責科研發展。他是光通訊專家,有份參與光纖傳感鐵路監測系統,連新加坡地鐵有限公司也採用。科技應用的場景,無遠弗屆。

「浸大無工程系,不代表不用技術。」若將傳統中醫智慧,結合現代科技,衞炳江期望,以2025年中醫院啟用為契機,可以達致浸大,乃至政府的願望,令中醫藥能夠「走出去」,「去蕪存菁,完善香港醫療,然後走向國際」。

衞炳江(右下)在美國留學時,接待浸會學院(浸大前身)的學生,與浸大早有淵緣。 (受訪者提供)
衞炳江(右下)在美國留學時,接待浸會學院(浸大前身)的學生,與浸大早有淵緣。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