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排華」 內地生湧港「浸鹹水」
2022年12月7日

高等教育向來是培訓人才的重要平台。近年香港鬧移民潮,年輕人口損失慘重,反而內地生來港人數有上升趨勢。現屆政府求才若渴,「搶人才」掛在嘴邊,搶的是甚麼人才?內地生能否為香港人才庫輸血?香港有沒有條件挽留人才?還是只能為他人作嫁衣裳,眼睜睜看着人才讀完大學後飄然遠去?種種疑問,端看未來人才政策何去何從。

香港希望發展創科,惟本地研究生長期不足。增加內地學生能否解決「研究人才荒」? (路透圖片)
香港希望發展創科,惟本地研究生長期不足。增加內地學生能否解決「研究人才荒」? (路透圖片)

撰文:郭顯通 本刊記者

出生率低、移民潮、退學潮⋯⋯一波又一波衝擊香港人才庫,有見及此,新政府首份《施政報告》即大推「搶人才」方針。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考生人數又創新低。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公布數據,今年50064人報考,較去年少4%,創11屆以來新低,不論學校考生還是自修生均降。人口自然減少、居民淨移出,這些均是人才荒的導火線。「大學聯招辦法」(JUPAS)的申請人數,從2013年開始連跌十年,跌足四成三,往時港生為求一學位搶破頭的情景未來或不復見。

可是,據推算,今年約15527人獲八大或都會大學學士學位課程取錄,按年竟仍有微升。誰在為香港輸血?

內地生「潤」到香港

過去三年,非本地生人數逆流而上,增幅8.2%逾千人,當中六成半為內地生,顯示很多人從內地潤(run,內地網絡用語)到香港。數年間,香港成為內地生出外留學的「高性價比」之選。

「尋晚先有個清華同學仔問我來港事宜。」香港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主席耿春亞來港二十年,落地生根,深諳兩地文化,更操一口流利粵語。他說,以前內地生對美國趨之若鶩,但早已今非昔比。「你都見到近年排華情緒,美國好的大學,會主動減收中國學生,但即使去到,學生都不comfortable。」

耿春亞熱愛香港,但坦言香港生活成本或成留人才阻力。 (何澤攝)
耿春亞熱愛香港,但坦言香港生活成本或成留人才阻力。 (何澤攝)

根據美國國務院資料,2022上半年,美國向中國學生簽發的F-1學生簽證,較2019年同期大減逾半。多年來,中國一直是美國非本地生主要生源,目前仍穩佔榜首,惟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公布的《2022年國際教育交流門戶開放報告》,中國留美學生今年急降8.6%,而上一學年更同比跌14.8%,留美人數持續銳減,反而來港人數則呈升勢。

一方面,美國部分院校拒中國學生於門外;另一方面,一些中國學生,寧願棄美赴港〔見圖〕。「如果無得去歐美,又想留學、出去見識下,香港當然是最好選擇。」耿春亞說,在疫情肆虐、地緣政治形勢下,香港的地理位置及國際環境對內地生來說具吸引力。

大專院校,向來是一個地區培訓人才的重要基地。特首李家超多番強調「搶人才」,大學錄取人數上升,尤其非本地生市場更見興旺,是否意味大學中門大開吸納內地生自行培養,就可解決人才荒?

香港需要內地新血

「如果不接受,或者不積極去看大灣區融合的概念和意義,可能會失去很多機會,因為已無棋可行。」香港教育大學榮休教授鄭燕祥指出,隨着產業升級、轉型,近年創科發展大行其道,「高等教育需求必然龐大,但是要有創新、有質素的高教」。

近年不少港校回到內地設分校,鄭燕祥認為是好事。「兩地教育得以延伸、合作,令院校無形中強大起來。」以香港彈丸之地,人口又少,要發展高增值產業,鄭燕祥認為現時「無critical mass(群聚效應)」,若然得內地輸血,如提供土地、產業配合、人才政策,及其他資源配套,「就可以做到好多事,又平,又有效率,這正是國內優勝之處。」

香港要發展創科,更根本的問題還在「蜀中無大將」。早在1996年,教資會已提出「本地大學畢業生通常不選擇從事研究工作」一說,放諸今天,似乎仍然適用。

鄭燕祥憶述,「當年人力市道好,好多人不想做學術,要找份好工,飛黃騰達,想找個優秀本地生幫手做研究都難,好多時惟有請內地生。」一直以來,內地研究生都在非本地生界別中舉足輕重〔見表〕,瀏覽香港科技大學網站,截至去年9月,中國內地研究生佔整體研究生約六成。

鄭燕祥分析,「美國規模龐大的州立大學,單憑本科生學費收入都可以撐起部份研究開支;而私立名校,如麻省理工學院一類研究型大學,則有大量研究基金,如果香港能夠融入大灣區發展,對香港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在資源及人才上都有莫大裨益。」此外他認為,如能將招收研究生的規模放眼整片神州大地,香港豈愁無人才發展創科?

留不住人才

香港想留人,內地尖子意下如何?「一些學生根本志不在此,只當香港是中途站。」鄭燕祥說,過去十年中國學生水平飛躍進步,「英文好到不得了,不一定要留在香港」。鄭燕祥向記者展示一張趨勢圖,內容是歐盟預測,到2030年全球高等教育需求將達4億1千萬人次,「其實正是中國因素」。

鄭燕祥建議積極研究大灣區融合概念,把握發展機遇。 (黃俊耀攝)
鄭燕祥建議積極研究大灣區融合概念,把握發展機遇。 (黃俊耀攝)

——節錄自12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