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力振經濟 民企三座大山
2023年2月6日

中國去年12月底突然結束清零政策,新一年全力拼經濟,並再一次號召民營企業參與國家經濟建設。可是,三年疫情封控對社會經濟帶來沉重打擊,更遑論近幾年國進民退的影響。當前民企面對出口疲弱、內需萎縮、信心崩塌三座大山,瀰漫着躺平之風。如何重建信心,是政府棘手難題。

撰文:李俊杰 本刊記者

中國去年全年GDP增長只得3%,若撇除2020年環球疫情,更是1976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年。(圖一)在如此經濟逆境下,中央政府更想向民企委以重振經濟的重任。然而,中小民企在疫情封控時期營運能力受到削弱,現時更面臨出口疲弱、內需萎縮、信心崩塌三道難題,對於這份重任,更多是抱着「不敢接、不能接、不想接」的態度。

訂單大減重挫出口

在通脹壓力、俄烏戰爭、能源問題的影響下,全球需求遭削弱。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榮譽主席劉達邦在工廠重鎮東莞設有兩間鋁材廠,本身有不少外貿生意,十分明暸行家的慘況。他向本刊記者指出,內地三年封控期間,「大部分廠商少了三成以上訂單」,部分流失到東南亞地區,有些公司更因沒有訂單,選擇讓工人提早回鄉過新年。以往工廠過年前生產線全開,工人OT加班的繁榮景象,幾乎絕跡。

對於訂單外流問題,劉達邦特別提到背後的結構性改變:「封關只是影響訂單的其中一個因素,就生產成本而言,中國相對泰國印尼柬埔寨是比較高的。現時已是中度成本國家,對取回訂單不是那麼樂觀。」他推斷,疫情放寬開關,甚或會令廠商思考生產線外遷的可能性,只是大家都蝕損了幾年,暫時無財力去執行而已。

劉達邦說的困難,也反映在出口數據之中。中國去年對其首兩大出口市場──美國及歐盟──的出口額度持續呈下降趨勢,按月同比增長從去年1月的17%及31.4%跌至年底的單位數增長。埋單計數,中國按月出口額由2022年1月同比上升24.1%至3273億美元,至12月同比下跌9.9%的3061億美元(圖二)。出口走弱,收入頓減,讓原本動輒有上億元出口業務的中小企頭痛。

至於作為中國GDP頂樑柱的內需板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GPD百分比由2016年的44.69%一直下跌,降至2022年的36.34%。即使中央政府再三強調內循環、加強內需,多個大城市亦派發消費券,人民始終無動於衷。事情甚至往相反方向發展:2022年全年居民存款額達到17.8萬億元人民幣,按年暴增80%(圖三)。

民眾對就業前景悲觀

從中國人民銀行每季發表《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可看出端倪。由2021年第一季至剛過去的2022年第四季,居民的「收入感受與收入信心指數」、「就業感受與就業預期指數」一路下跌,後者甚至跌穿2020年疫情最初爆發時的水平。

對就業及收入前景悲觀,居民勒緊褲頭也就不足為奇。內需下行的問題,引起中央政府關注。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1月中上旬表示,「將當期總收入最大可能地轉化為消費和投資」,是經濟快速恢復的關鍵。

加強居民信心、釋放超額儲蓄,知易卻行難。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肖耿向本刊記者分析,緊縮性貨幣政策會使企業更傾向減債及停止投資,大批受僱的就業人口也會停止消費,牽連甚廣,會直接衝擊內需市場,「這實際上是一個周期性、系統性的問題」。

通縮降臨
「中國以前沒經歷過通縮,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次。」肖耿認為,要達到上述目標,關鍵是創造寬鬆的貨幣環境,及加強貨幣傳導機制。他以內房產業為例解釋,中央政府的紅線及地方政府限價令,煞停了物業的升值空間,居民就不會將大筆積蓄投入,此為導致貨幣傳導機制失效,「大家都存錢,希望(樓價)再跌。這個預期就比較麻煩」。

他不諱言,中國對通脹過於敏感,而事實上,中國過去多年大部分經濟發展旺盛、民企信心充足的時候,貨幣政策都是比較寬鬆的,「我們應該跟歐美學習,但不是學拚命發錢,而是至少有百分之二、三、四的通脹,這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可控的。」

——節錄自2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