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eToo到#YouToo,從議員到作家,再到藝人,近幾個月來,台灣各行各業的人們(其中絕大部分是女性)紛紛利用社交媒體發聲,向曾經侵犯她們的人提出指控,揭露長期被掩蓋的性別歧視現象,引起了一場愈演愈烈的MeToo風暴。這些事件迫使我們再次正視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市場上的性別歧視是否存在?經濟學又如何看待職場上的性別歧視?
撰文:梁天卓
從#MeToo風暴拉倒電影公司高層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到影后派翠西婭.阿奎特(Patricia Arquette)在數年前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高呼:「現在美國的女性應該要獲得平等的待遇。」,再到近年奧斯卡對女性主導電影以及女性演員和導演的重視(美籍華裔女導演趙婷幾年前成為第二位贏取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女性),荷里活一直是推動男女平權的美國左翼大本營。
從數據看,荷里活似乎一直存在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大約十年前索尼電影公司的電子郵件被黑客入侵,大量敏感電子郵件外洩,其中有幾封電子郵件顯示2013年上映的荷里活電影《騙海豪情》(American Hustle)的兩位男主角基斯頓比爾(Christian Bale)和畢利谷巴(Bradley Cooper)與女主角珍妮花羅倫斯(Jennifer Lawrence)的片酬可謂天差地別。雖然三位主演的工作日數差不多,但兩位男主角的片酬高達250萬美元(加上電影收益的9%),而同為女主角的亞當斯的片酬只有一半的125萬美元(加上電影收益的7%)!
有研究指出,影業中男女薪資差異的45%源自歧視。如果確實存在性別歧視,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貝克爾(Gary Becker)的歧視理論的一個含意是市場競爭可以減少僱主的歧視偏見。事實上,雖然電影製作成本高昂,但荷里活每年推出的電影數量眾多,再加上全球各地(尤其是中國大陸)的電影業也供應大量電影,電影公司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
經濟學講究供求,歧視也與供求有關。電影公司和高層的偏見歧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場競爭的約束。那麼,為什麼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仍然存在呢?
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觀眾的「品味歧視」(taste-based discrimination)。觀眾對女性主導的電影並不偏好,甚至存在對女性演員的根深柢固的偏見。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娛樂圈的「統計歧視」(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在面對具有才華的新進女演員時,由於業內人士明白女性主導的電影在市場上相對不受歡迎,因此在投資和提拔方面可能會較為謹慎。這種以統計數據為依據的歧視行為,實際上限制了女性在娛樂圈的發展機會,並持續加深性別歧視問題。
——節錄自8月信報財經月刊《偽豪宅爆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