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潤茵 本刊記者
1小時會議、1萬字財報,總結為500字重點,你需要多少時間完成?王逸研就僅用4分鐘,「從前起碼要20分鐘,現在快五倍」,這位易方資本助理基金經理坦言,每天工作已離不開ChatGPT了。
今年7月,法國巴黎銀行調查訪問不同地區的對沖基金經理,他們管理資產總值達2505億美元,發現44%原來已專業應用ChatGPT,主要生成行銷文本、總結監管文件、研究報告等﹝圖一﹞。
主動基金失勢
ChatGPT純粹用來降低(時間)成本?相信業界野心遠不止於此。金融本質是逐利,投資講求回報,不過即使是對沖基金,號稱高回報,近年都跌落神壇!
舉例Citadel,去年扣除費用後,回報仍近40%,今年呢?截至7月,還是個位數,難怪易方資本創辦人王華慨嘆:「基金愈來愈難跑贏」。他是得獎基金經理,擁有超過20年投資經驗,操盤長短倉(long-short equity)對沖基金,專攻科技股,「環球經濟不景,半導體作為領先指標,近兩年都不濟,呈L形走勢」。
除外圍因素,也有內部變化。「以前報告出來,還有反應時間,直至2010年前,賺錢是比較容易;現在早上9時30分,市場幾乎都收到風,資金流都去了,所以很難再靠速度贏股票。」
正因資訊愈趨公開、透明,套利空間大幅縮減,愈考驗基金經理真功夫,「所謂『對沖基金』(hedge fund),也譯作『避險』,理論上應該是穩定,為什麼現在跟大市齊上齊落,甚至升市升突、跌市跌突?」
這位行內人透露,現時對沖基金「長倉」居多,意思即是很少做淡,事關沽空要付利息,也不敢大倉位進行,只因會做槓桿,所以大市升時,獲利還是可觀。
不同基金策略不同,本來無可厚非,但是「長倉基金收取首次認購費後,再按年收費2%;對沖基金則不同,只收管理費及表現費,但通常是2%加20%」。
自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國大型股票基金能跑贏羅素1000指數,比例長期徘徊在三分之一中下水平﹝圖二﹞,連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 Institute)都察覺,過去十年,指數產品迅速增長,例如SPDR S&P 500 ETF Trust(SPY)及Vanguard 500 Index ETF等。
無他,價值有限自然民心盡失。投資者受夠高費用、低回報,由主動基金「轉倉」至被動基金,那是大勢所趨,基金公司、銀行想挽回客戶,就要爭取表現。
事實上,回顧歷史,金融界用AI投資,並非新鮮事。早在2007年,Rebellion Research已經推出首隻AI基金,甚至成功預測08年崩盤、09年希臘債務危機,後來IBM超級計算機Watson,也嘗試結合歷史數據及經濟數據,來進行股票基礎分析。
只是隨着時間流逝,這些名字都消失人前,所謂「AI操盤」終究跑輸大市。乍看之下,ChatGPT既非精準計算,甚至加減乘除都不擅長,但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卻悄然開始鑽研這套「大型語言模型」(LLM)。
金融大鱷願意投放資源,絕不會因為貪好玩,而是相信通過技術能走出「投資窪地」。ChatGPT最擅長是什麼呢?正是處理文字訊息,能夠提供非常快速,甚至超過專家的準確度。
解讀聯儲局
對於投資而言,「文字」威力有幾大?首先,ChatGPT擅長解讀政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能夠提前一步,知道聯儲局加息定降息。它是如何做到?方法就是在政策公布前,針對聲明內容、官員講話進行,再跟當地金融數據、行業情況等進行關聯分析。
由於ChatGPT的訓練模式﹝圖三﹞,是通過深度神經網路架構,即Transformer(轉換器)來訓練大量文字數據,所以它能學習到字詞、片語及句子間的模式和關係。
例如2013年5月,聲明提及「總體而言,儘管勞動市場狀況,近幾月有所改善,但失業率仍居高不下」。ChatGPT判斷該句屬於「鴿派」,因為內容暗示經濟未完全復蘇,結果與人類分析師完全一致,意味達到專家水平。
相關研究英國研究機構Man AHL,以及摩根大通都做過,後者更用作實戰分析。模型學習完過去25年的相關文件及演講稿,再會根據具體內容,進行「鷹派」「鴿派」等級評分,破解「密碼」後便作下一步部署。
「市場上許多訊息,也是通過文字發布,ChatGPT能補充傳統工具,甚至是提升。」科大大數據研究所負責人曹琛向本刊表示。
500%回報率
當然,投資者最關心還是「選股能力」。早前,外國理財網站Finder挑選了英國領先的10隻基金,將持倉組合的所有股票,放入分析庫內,再按低債務水平、歷史增長率及資產優勢等條件,要求ChatGPT篩選出符合標準的股票,最後得出38隻。
該網站遂由3月6日開始,追蹤「ChatGPT推薦基金」(每隻股票權重相當)77日,結果至6月26日,相關組合收益達6.85%,高出十大基金平均6.9%。
ChatGPT能夠預測大市?非也!Finder都表明實驗所用資料庫並非實時,所以談不上預測;再說,準確預測是人類都Mission Impossible啊!
實際上,那是ChatGPT第二個強項,就是統計能力了!不要小覷統計的威力,在市場上可左右大局,「我經常說投資不外乎是P/E乘以E等於P,P/E即市盈率,E即Earnings Per Share(每股盈餘),等於P即股價,意思是投資主要兩大要素,心理面,即市場情緒(Sentiment),以及基本面」。
王華續道:「理論上,新聞出來就是判斷兩面;但現實中,投資沒有太多邏輯,我以前都不信,現在認清本質,始終都是情緒主導,而ChatGPT找人的情緒很好。」
傳統情緒分析無得比,原因是ChatGPT所使用語言模型,參數數量高達1750億個,前者是望塵莫及的,「參數愈多愈準,因為是集體投票,ChatGPT背後原理是歸納法(Inductive Reasoning),意思是偏向統計,即使未必是重要新聞,就是牽動最多人,繼而就會撳掣,動了股價」。
現成就有一個ChatGPT捕捉市場情緒的例子——話說今年4月6日,社會科學研究網(SSRN,為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前、早期科研成果發布平台)上,就有篇文章題為〈ChatGPT能預測股價走勢嗎?〉作者為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兩位金融學者,至今已累計超過5萬下載。
簡單而言,研究是進行情緒分析,測試時間為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作者特意設定在2021年9月後,以避開ChatGPT-3.5受訓資料,確保系統無法得知後市。
輸入資料則包括證券價格研究中心(CRSP)跟相關新聞,覆蓋4138間於紐交所及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另外,67586條標題經過濾後,例如刪走漲跌、重複等內容,ChatGPT會逐條評分如下:
1是利多,0是不知道,-1是利空;1代表買進,0代表不動作,-1代表作空。舉例標題「Rimini Street在對抗Oracle案件被罰款63萬美元」,研究員告訴ChatGPT:
假設你是一位金融專家,擁有股票推薦經驗,如果這則新聞對Oracle股價有利,回答Yes(是);如果對股價不利,回答No(否);如果不確定,回答Unknown(未知),並用一句精簡句字解釋原因。
然後,ChatGPT回答:是,並解釋原因是「Oracle向Rimini Street處以罰款,有可能提高投資者對Oracle保護知識產權能力的信心,增加對產品和服務需求」。
根據ChatGPT指導,研究員遂進行投資決策,即買入有好消息的公司,賣空有壞消息的公司。如是者,累計約1年得出結果如下:
按ChatGPT-3.5策略做「長短倉」,1美元會漲至6.12美元,回報率達512%;按ChatGPT-4策略則升為3.76美元,回報率276%﹝圖四﹞,作為參考,同一時段,持有標準普爾500指數ETF,回報則是-12%。
——節錄自10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