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財富效應顯現 經濟陷惡性循環
2024年4月2日

曾被視為「中國大好友」、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早前發表「香港玩完論」,港府力斥唱衰的言論,強調經濟前景光明。然而,近年股樓持續在低位徘徊,已導致港人財富蒸發近8萬億元,一旦無法走出「負財富」泥沼,不但打擊消費信心,更蠶食社會投資能力,經濟恐陷入惡性循環。

撰文:李潤茵 本刊記者

香港地遍地黃金──這句話數十年來傳遍神州大地,導致早年不少同胞不惜犯險偷渡,近年則吸引港漂專才前仆後繼。皆因在他們眼中,香港是一座金礦,只要肯「撿」,人人可成富翁,此一都市傳說恐將淪為絕響。

問港人財富從何來?大多數來自地產及金融,只是踏入龍年,本港經濟尚未復常,恒指自去年跌回1997年水平,至今還在低位徘徊﹝圖一﹞,樓價則自高位累跌25%。

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郭基煇曾經粗略估算,以全港140萬個私樓家庭及40萬個居屋家庭來計,即180萬個置業家庭,累積財富已蒸發約2.5萬億港元(下同)。

2.5萬億是什麼概念?以單位實呎約500為例,按現時市價足以買到34萬伙太古城、45萬伙黃埔花園,或50萬伙沙田第一城。郭基煇警告,資產貶值會形成「負財富效應」。

負財富效應

所謂「負財富效應」(Negative Wealth Effect)是經濟學理論,簡單解釋就是「當人們覺得自己變窮,便節省多些,沒心情去花錢」。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出,香港在1998至2003年間便曾經歷「負財富效應」,因為當年負資產已經極端到被銀行call loan(催還款),「當時人們持兩層樓,真是投資用途,豈料樓價大跌,同時收入又跌,所以許多人層樓變負資產,即使虧損都要沽」。

20年後歷史會重演嗎?麥萃才認為,除非影響心情,否則實質影響有限,一來、全港六成物業已經供滿;二來、目前失業率僅2.9%,即使物業成負資產,只要維持收入,也會如常供樓及開支。

另一邊廂,金管局強調,目前按揭貸款拖欠率,仍然處於低水平(行業整體為0.08%;九成按揭為0.02%),最新負資產數量約2.5萬宗,跟最高峰2003年超過10萬宗,更不能同日而語,當年如何走出「負財富」?答案是靠自由行。

隨着社會環境變遷,今時今日「負資產宗數」都只是「技術性指標」,因為「並非等於負債」,麥萃才解釋,皆因真正掌握,起碼需要「銀行的呆壞賬」——那麼,現在究竟有沒有「call loan潮」呢?

——節錄自4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