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向以完整且專業的IPO產業鏈聞名於世,在很長一段時間是內地企業首選的上市地。然而,中港經濟及股市疲軟,企業盈利大打折扣。香港高門檻上市要求形同落閘,中小企業捨近取遠,投奔美國上市。金融業界呼籲港交所轉變思維,要重發展多於監管,不要只重吸納巨無霸企業。
撰文:李俊杰
背靠祖國的香港曾是全球IPO之都,IPO產業鏈食盡中國紅利,連續十年排名全球三甲更是教金融圈人津津樂道,好景維持到2020年前後,當年還有京東、快手等集資過百億的企業。如今,新股數目及集資額持續萎縮已是不爭的事實,2024年首季IPO集資額排名已下滑至全球第十〔下表〕,期內僅得12間公司上市,集資47億港元,去到2009年金融海嘯的低位,較去年同期少3間公司,集資額也大跌超過40%〔圖一〕。
美國夢助中企上市
生意慘淡,本地中小型券商華贏證券(簡稱華贏)憑着幫中國企業赴美上市,逆市殺出血路。「大概2020年,很多中國企業開始考慮去美國,我們兩年前已開始轉型。」華贏行政總裁譚聖德在環球貿易廣場居高臨下的辦公室接受本刊訪問,跟退租縮皮的同行大相逕庭。
「以前做香港IPO每年最多做幾宗,美國IPO去年已做了九宗,今年亦已簽了兩、三間。」譚聖德透露,其所接觸的企業多數來自內地,以及各行各業,「國內的機械人行業,如送餐飲機械人、掃地智能機械人,概念上有少許AI、大數據的企業,美國投資者容易受落,也有傳統行業跑到美國上市,如製造業,甚至麵包企業等。」
根據統計,去年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連同香港企業)合共24間,平均IPO集資額為2742萬美元(約2.14億港元)〔圖二〕。單就宗數而言,港股去年亦只有70宗IPO。換言之,赴美IPO宗數約為香港IPO宗數的34%。為何捨近取遠,甚至有香港本地企業也赴美上市?除了美國國際投資者的佔比高、股票市場流動性高之外,譚聖德還向記者解釋:
(1)美國上市門檻較低,最少只要提供兩年財報,且不一定要盈利,「美國投資者比較看重將來的表現,只要預計未來生意有30%至40%增長,比較容易接受,我們叫這做American Dream」,若每年純利達到75萬美元,集資額也可降至最少500萬美元;(2)估值較高,美國市場較易給予30至40倍的估值,香港10倍左右,而近年的差距更愈來愈大〔圖三〕,估值上的西升東降,吸引了不少中企的目光;(3)成功率較高,9至12個月時間對在美國上市已非常鬆動,反觀香港隨時耗時2年;(4)成本較低,在美國上市平均成本大概150萬美金(1200萬港元),在香港基本消費為2000至3000萬港元。
譚聖德強調,兩地盈利要求差別一向存在,「只是這幾年內地經濟沒有以前好,企業盈利能力減弱,在港上市難度相應提高」。「華贏去年做了九宗IPO,沒有一間想來香港上市?」記者問道。「大部分沒有。2023年起,在納斯達克上市申請有80多間。」市場未見減息跡象,但道指還是衝破4萬點,利好因素疊加之下,譚聖德留意到,即使美國對中概股審批趨嚴,卻愈來愈中國企業遞表上市,「香港IPO律師、審計師都在轉型,閒聊也圍繞着美國IPO……預期這門生意愈來愈好,我們也建議客戶去易集資的地方上市」。
至於香港如何?銀行家減薪炒魷不絕於耳,甲廈空置率屢創新高,「金融中心遺址」一說似乎正在自我實現。行內最值錢、具備為上市申請人擔任IPO保薦人的證監6號牌持牌機構,也陷入「無job」困局。不願具名的本地中小型券商高層H先生向記者指出……
——節錄自6月號《港股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