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正向心理健康 - 共建療癒校園」計劃於今年7月完滿結束。此計劃由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聯同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推動,惠及近千名學生。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於「療癒校園」的結業禮指出,疫情後的確有很多市民感到不太開心,希望能透過這個計劃,能令生活變得更正向。
「療癒校園」計劃的參與者來自8所中學,合共955名學生。他們主導校內的「療癒空間」創作,以創造愉快校園環境及氛圍,以及學校對師生情緒健康的關注。當中的150名學生其後更獲安排參與理大校園的情緒及精神健康工作坊,受培訓後成為了所屬學校的健康大使,負責設計及帶領於校內舉辦的情緒健康活動。
該計劃的結業禮上周六在理大舉行。主禮嘉賓、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詞指出:「理工大學這個計劃協助培養師生的健康情緒,計劃甚有意義,能培養同學正向思維。部份同學接受進一步培訓後,成為校內的健康大使,助人自助。」陳國基表示政府亦十分重視市民精神健康,關愛隊成立以來已探訪了九萬位長者,並為長者進行一萬次家居維修,當局亦和學校開展的課餘託管計劃,可協助同學在課後完成功課和温習。
理大協理副校長(大學發展)羅璇博士致辭時表示:「理大一直與社會各階層緊密合作,就大家關注的社會問題,拓展創新的社會服務方案。精神健康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議題,尤其過去在疫情影響下,不同社群包括中學生,對精神健康支援的需求更為殷切。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多年來致力推動精神健康研究。 疫後正向心理健康 - 共建療癒校園』計劃正是期望以理大在科研及實踐的優勢,為不同社群帶來具效益的解決方案。很高興參與中學的學生和老師,都分別透過計劃培養對情緒健康的認知和關注。」
「療癒校園」計劃負責人、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黎可欣表示:「療癒校園的獨特之處,在於團隊將學生視為共同構建校園情緒健康合作夥伴,在鼓勵學生積極參的同時,賦予他們主導設計校園環境的機會,這與傳統上將學生視為被動服務對象形成鮮明對比。計劃強調校園的環境變化,並利用現有資源惠及學校的所有持份者,包括學生、教師和行政人員。參加了『療癒校園』計劃後, 學生感受到被信任,對自我了解、社交技能、團隊合作及活動策劃能力均有所提升,亦擴闊了視野。」
參與計劃的學生代表也指出,學會了如何在壓力較高的環境中尋找合適的解壓方法,同時學會了如何合理的面對突如其來的壓力和焦慮情緒以及如何去進行有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