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勱帶有中間派特點:政治上主張憲政,領頭起草中華民國憲法。雖強烈批評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專制政治,卻又立場鮮明反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他反對唯物史觀,也反對自由主義的西化派。他是新儒家的思想代表,但與復古主義的保守派努力保持一定的距離。
撰文:彥山
張君勱(1887年-1969年)原名嘉森,字士林,號立齋,別署「世界室主人」,筆名君房,江蘇寶山(今上海寶山區)人。6歲入私塾,12歲考入上海廣方言館。20歲官費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擅自選修習法律與政治學(被取消官費)。後二次留學德國學習哲學、政治。他是中國近現代著名學者,早期新儒家代表之一,提倡復興儒學,一生徘徊學術與政治之間。
張君勱清末參加立憲運動,為梁啟超追隨者之一。民國建立,政黨活動、護國戰爭均追隨梁氏。梁啟超逝世後,他更獨立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奔走憲政,是國家社會黨和民主社會黨的創立人和主要領袖。
張君勱很早就接受社會主義思想,從日本留學時期,到路過俄國,赴歐學習,了解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但更傾向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民主社會主義。他曾積極宣傳過俄國革命,1918年8月遊瑞士途中得到俄國新憲法文本,將之譯成中文。譯文寄張東蓀,刊當年11月15日出版的《解放與改造》一卷6號。俄文Soviet譯為「蘇維埃」,此譯法一直沿用至今。但是,他卻一貫反對蘇俄布爾什維克政治路線。
兩面不討好
張君勱對「五四」以來的新文化持保留批評的態度,曾發起著名人生觀問題論戰,即科學與玄學論戰。張氏帶有中間派特點:政治上主張憲政,領頭起草中華民國憲法。雖強烈批評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專制政治,卻又立場鮮明反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他反對唯物史觀,也反對自由主義的西化派。他是新儒家的思想代表,但與復古主義的保守派努力保持一定的距離。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耿雲志教授稱他「可謂亦中亦西,不今不古,思想複雜,多元易變」。同時,耿教授認為「張氏在政治上與文化藝術上的中間性和複雜性,常常兩面不討好,這使他在近現代的中國,不是成為一代風騷的領袖人物。」這也是「長時期較少有人對他做全面研究的一個原因」。
其實,隨着學界不斷對一百年中國各種思想潮流和社會文化考查與歷史驗證,隨着中國社會現代化愈來愈成功地走向成熟,經驗與教訓也愈來愈清楚,張君勱思想與政治文化觀愈來愈顯示其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它的科學性、系統性與深刻意義也開始被當代的知識界清醒地認識。
這十幾年,慢慢接觸張君勱先生的文章及研究資料,我認為以往學術界、知識界對張君勱不公平及忽視的偏見,應該是到了糾正的轉捩點了。當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港台海外華人知識界曾有推崇張氏為中國文化領軍人物的小熱潮。內地有一小批老中青學者在七、八十年代也沒有忘記張君勱。三十幾年前,內地有一位青年學者鄭大華在他的碩士導師、博士導師的指導下,在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前一輩學者,如耿雲志、張海鵬、丁宇和、楊天石、徐輝琪,以及聞黎明、馬勇、雷頤等人鼓勵、幫助下,開始了對張君勱為代表的中國中間勢力的學術思想研究。
鄭大華的著作成果有《梁漱溟與胡適:文化保守主義與西化思潮的比較》(中華書局1994年2月出版);《張君勱傳》(中華書局1997年12月出版)。鄭大華還想再寫《張君勱與現代中國三大思潮》與《張君勱與中國第三勢力》兩書(未知是否寫成,目前尚未見出版)。鄭先生認為只有這兩本書寫成,他的張君勱研究課題才算告一段落。
十年前,香港大學法學院院長陳弘毅教授也曾……
——節錄自8月號《翻炒細價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