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巨變 比特幣急升
2020年12月7日

▲比特幣產量有限,而且和其他貨幣無掛鈎,性質和黃金類似,因此可視作另類避險資產。(彭博圖片)
▲比特幣產量有限,而且和其他貨幣無掛鈎,性質和黃金類似,因此可視作另類避險資產。(彭博圖片)

撰文:楊光宇 業餘天文學家

筆者對上一次寫比特幣,是在本刊去年8月號,重點有兩個,一是比特幣是數碼黃金,主要作用是保險;二是提出比特幣在今年5月開礦報酬依例減半後,價格可能再創新高。

文章刊出後,比特幣價格在今年3月跌近5000美元低點,之後反覆升至近日的16000美元,世人多不看重本質,只留意價格,於是又再度引起大家注意。

比特幣是新發明,剛推出時公眾沒有信心,更被人視為泡沫,然而日久見人心,從來沒有一個泡沫,可以像比特幣般維持10年而不爆破。世界大局,不論經濟和政治,都已進入一個非常危險的臨界點,這個時候,作為數碼黃金的比特幣價格飆升,也就不足為怪。

經濟endgame一直拖延

筆者相信周期約六十年的康德拉季耶夫的經濟長波理論,自1929年美國大蕭條起計,另一次大蕭條已被推遲了三十年而仍未出現。筆者相信是因為政府和全球化這兩大無形之手,信用卡六十年代面世普及、經濟全球一體化、美元主導、債務全球化下,經濟一直增長,endgame一直得以拖延;

2008年的The Great Recession,又藉海量的量化寬鬆而得以化解,代價是美國國債倍增至二十萬億;一拖十年,新冠肺炎殺到,美國佬(和西方國家)先使未來錢,以七萬億代價直接出糧畀國民,維持經濟不墮。如果每次經濟出事也可用這個方法挽救,世界真是太美好了。

總會有最後一根稻草,可以壓斷駱駝的背,這個道理人人心中明白,但謊言說久了,真的可以騙倒很多人,這個時刻久久未現,令很多人相信舞會可永遠維持下去。債一定要還,是傳統思想;然而經濟新理論,可以一直以債養債,用新債還舊債,雖然幾近龐氏騙局,但美國政府三十年期長債息口低至1.6%,加上歐日國債大部分已是負利率,令到這種以犧牲儲蓄者手上積蓄購買力去資助債仔的不公平運作,得以暫時繼續下去;

但暫時不代表可以長久,今天中國雷厲推出的數碼貨幣,不但沒有比特幣的隱私性和免去中間人功能,亦不能換成外滙和黃金,將來更有機會在政府有需要時,被限制用途,例如為購買糧油等設每月消費上限,形同電子糧票,豈能不令人對比特幣趨之若鶩?

美國處於一個轉捩點,全球化和減稅,令貧富懸殊加劇,2008年的大衰退,量化寬鬆令息口下跌至近零,資產價格上升,租金水漲船高,草根和精英階層的矛盾不斷加深,在今次美國大選中更表露無遺。作為第四權的美國主流傳媒,聯同google,Facebook,Twitter等受益中美關係緩和時,有機會進入中國市場而獲巨利的科技巨企,對選情之偏頗程度令人咋舌!對敗登父子貪腐醜聞隻字不提,居然連總統直播亦敢中斷!

今次美國選舉,是代表傳統價值的工人階級和覺醒精英的特朗普,與代表既得利益的巨企和極端自由主義者的拜登的一次大對決!一年前筆者覺得美國朋友狂買子彈很誇張,現在才明白是自己未看清美國面臨的危機!

美國對華「交往」政策失敗

美國自從列根以星戰計劃和經濟手段,打敗冷戰宿敵蘇俄後,之後歷屆總統的國策,均認為應對全球另一大國──中國,只要大力「交往」(engagement),扶植中國,藉着中國廉價人工和土地為自己(和全世界)生產廉價貨品,不但美國人可以得益(其實中國製造只能令美國家庭每年省下八百多美元!),更可令中國從貧窮步入小康。

當中國中產人口建立起來,收入增加,不但令美商可出口粟米、豬肉、iPhone,飛機等大量貨品往中國賺大錢,中國中產更會爭取民主自由,保障自己政治權益,簡單而言,即是走德國、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民主化的道路。

然而事與願違,事實證明這是「一廂情願」,中國加入世貿後,好處攞盡,但卻不遵守開放市場的承諾。中國最近和美國的貿易爭執只是衝突的表層,深層矛盾是在中國這個人治社會,眼見大國崛起,GDP巳逼近美國的70%,誤信舉國體制有優勢而對西方世界劍拔弩張,藉孔子學院統戰外國、千人計劃和留學生竊取美國科技、戰狼小粉紅齊齊出動,引致七成西方公民怒視中國,在台灣、香港問題上態度強硬。如無意外,中美這東西二強,已到了冷戰邊緣。

對於月刊讀者,香港過去一年發生什麼變化,自然不用多說。筆者個人認為,自美蘇冷戰結束後,世局從未試過像現在這般危險。世局如此,生意仍是要做,但現金是王,而比特幣更是最流動的資產轉移工具,已愈來愈被投資者接受,當愈來愈多人加入這個市場,用少量身家買入傍身,其價格飛升,也就一點也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