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元教育撑起德國經濟
2019年7月3日

傳統上,香港家長都會首選英美澳加作為子女留學地。隨着美國愈來愈閉關鎖國、英國面臨脫歐不明朗因素,精明的家長將目光投向德國,一方面是受優質的教育吸引,一方面是艷羡強勁的經濟前景。工業強國德國在多次經濟危機中屹立不倒,全靠一套十歲就將學生分流的職業教育制度。香港教育製造了八成失敗者,德國教育則人人都是贏家。

撰文:黃愛琴 本刊記者

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過後,歐洲經濟持續低迷,唯獨德國一枝獨秀。今年四月,該國的失業率更創下自1990年以來的新低,為3.2%。同期,歐盟的平均失業率為7.6%,表現最差的希臘更高達18.5%。

這位歐洲「一哥」佔歐盟28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1%,以嚴謹的「工匠精神」著稱,工匠技藝在世界首屈一指,汽車工業(賓士、BMW、奧迪汽車等)是最突出的例子。世界經濟論壇(WEF)2018年度的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德國的競爭力名列全球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新加坡。

強國的秘密,其實是一套「三歲定八十」的分流教育模式和雙元學徒制度。

十歲決定職業路向

在香港,教育只有一條路,就是「操paper」入大學,讀IVE(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是負面標籤,故製造了82%的「失敗者」(大學入學率為18%)。而在德國,教育有三條軌道,確保人人都能盡展所長。

德國的教育政策是由16個聯邦州各自管理的,因此州與州之間略有差異,但是普遍而言,小學畢業(四年級)後,學生就會被按能力和興趣,分流到三類不同的中學,包括文理中學(Gymnasium)、實科中學(Realschule)和職業預校(Hauptschule)﹝圖一﹞。

這三條路,其實是為日後就業和升學「鋪路」。文理中學如同香港一般中學,教授各種理論知識,走「學術」路線,高中畢業考完會考(Abitur)後,就可以入讀大學。職業預校則是技能學校,除一般學科,也包含職業相關課程,終點是進入職業訓練體系和就業。實科中學則是介乎上述兩者之間,學生既可以選擇升學,也可選擇就業。

與香港相反,強制所有學生不論資質、興趣,都讀一式一樣的中學課程,而且絕大部分知識讀完就「還返俾老師」,德國這套初中分流的機制,就真正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和學以致用。這個政策始於1964年的《漢堡協議》(HamburgerAbkommen),50年來行之有效。

不過,十歲就決定人生路向,會否太早?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關際關係學系副系主任、歐洲研究(德語系)課程統籌Tushar Chaudhuri解釋:「學習一種技術需要很長的時間。以讀大學為例,所需的技能其實不可能在2年內被訓練得到。在香港,即使學校已經給予學生清晰的指引和支援,很多大學生來到大學都依然未能適應,掌握不到應有技能。」

可轉換跑道

Tushar說,即使是一些「遲開竅」或者興趣改變的學生,也可以在初中幾年隨時「轉換跑道」,當然過程中免不了要花時間重新適應,但總算是具有彈性。另一方面,企業也比較喜歡年輕力壯而又「fresh」的員工,皆因較易訓練他們融入公司的工作文化。

中學畢業後,學生會面臨第二次的分流,約3成人會入讀大學,其餘7成則會接受職業訓練,當中大部分人會接受雙元職業教育課程(Dual education system)。在雙元制下,學生每星期有兩日需在學校學習與選定職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其他學科,有三、四日就會到企業當學徒,從實踐中學習,累積工作經驗,並可獲得平均近800歐羅的月薪(7000港元)。

學徒制在德國有深厚的傳統,中世紀晚期已明文規定了「學徒、熟練工、師傅」的工匠分級制度。學徒制令技藝能夠世代傳承,並猶如「複利息」,不斷提升技術。

青年失業率最低

目前,約有20%的德國企業(4萬多間)、140多萬名學生參與計劃,涉及的職業超過330個,大至汽車製造、小至影印、裝訂,都要有專業證書才能夠入行,因而造就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

——節錄自七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