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升直轄市 將替代香港?
2020年8月31日

深圳有對外經貿的地緣優勢,已被置於連結「一帶一路」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如真的列為直轄市「選項」,是有取代香港的官方期望。但是,即使升格為直轄市,未必真正能替代香港原來的國際金融中心角色。

撰文:丁望

都說北上廣  深圳或爬頭

未來5年(2021-2025),4個城市(深圳、青島、大連、喀什)能否升格為直轄市?本文的解讀是涉及四大因素:歷史因素,特有的功能性,經濟實力與區域空間平衡,地方利益的博弈與「擺平」。

從直轄市的發展輪廓考察,喀什等將列為直轄市的「選項」,理據並不充分。

新四化的展開,催生城鎮化對利益格局的調整,亦帶動行政區劃的變動。不過,變得較多的,是縣、副縣級市、地級市的裁併和擴大,副省級市、直轄市的變化不大。

從前面述評的直轄市大輪廓,可知官方未追求直轄市的「量增」,取態審慎。直轄市的確立,關乎的歷史、經濟實力因素特別重要。

廣東的深圳、山東的青島、遼寧的大連,都是「資深」副省級市,有升格的足夠城市規模、經濟實力,但都集中於東部沿海,未能顧及區域空間相對平衡的因素。

廣東的廣州,城市規模、經濟實力都不低於上述3市。對外通商的歷史、與香港的歷史連結,則似強一些。早在1842年,廣州已是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在現代史(1911-1949),它是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官方如有增加直轄市的「政策設計」,恐難捨「北上廣」的廣州。深圳的經濟雖已崛起、新興產業有實力,但讓它爬頭超越廣州先升格,不易「擺平」地方當局。

至於喀什地區,只是地級行政區;其管轄的喀什市,則為縣級市。實無充分的政治、經濟、歷史因素,支持升格為直轄市。只是邊境維穩的政治需要,也難「擺平」地方當局。

重慶能升格  關乎功能性

重慶於1997年從四川省分出來,以原重慶市、川東北及湖北西部的一小部分組成大重慶市,並升格為直轄市,是負有「功能性任務」,配合長江三峽工程「上馬」,安置淹沒地區等縣市的大量移民。

重慶是歷史悠久的大都市,抗戰時的陪都(臨時首都),西南的政治、文化中心。

重慶也有工業、商貿、交通的基礎和實力,是西南的老牌工業基地、軍工中心。在官方大力扶持下,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於1993年設立,這是西南地區最早的對外招商開發區。

不管是升格還是兼併,其追求的城市功能之一,是隨着城市擴容和機構的調整,達致減少行政管理開支,強化相關的產業鏈,使區域空間更能發揮市場作用。但是,從城鎮化的實例去觀察,兼併擴容未必能減少行政管理開支,原因是原來的縣、縣級市併入地級市、副省級市後,只是改稱區或縣級市,仍需一套相當的行政機構。「升格說」在地方的爭議會很大。

法治和信用  難取代香港

深圳有對外經貿的地緣優勢,已被置於連結「一帶一路」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如真的列為直轄市「選項」,是有取代香港的官方期望。但是,即使升格為直轄市,未必真正能替代香港原來的國際金融中心角色。

在香港大折騰(2019-2020)之前,香港具有自由、法治和國際信用的軟實力,香港如持續在折騰中沉淪,也不會有可替代的「第二個香港」。

節錄自9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