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善堂張琛的佛緣、醫緣 以病人為師 冀流「方」百世
2021年3月4日

父母離異,缺乏家庭溫暖,人生沒有方向。二十多歲愛去「蒲」、唱K、跳舞,偶然跟人到佛堂打坐唸經;迷惘的她祈求菩薩給她「智慧人生」!在佛堂居士引領下,她找到方向,學習中醫治病救人,二十年艱苦努力下終於建立億元中醫企業。德善醫療集團創辦人張琛的人生路由「佛緣」連結到「醫緣」,最終心願是流「方」百世,將中醫藥推向世界!

------------------------------------------

我會老、會死,雁過留聲,人死留名!我最想留的是藥方。有價值的藥方應該流傳下來,否則今天也不會有六味地黃丸、八珍湯和小柴胡湯等中藥古方。德善堂的重點在中醫藥物研發,希望幫到、救到更多人。」張琛既是中醫師,也是吃了二十年長齋的佛教徒。她解釋,許多醫師雖有懸壺濟世的心願,但救的人始終有限,因此有流「方」百世的宏願。

德善醫療集團由張琛於2000年一手創辦,目前是香港罕有具規模的私人中醫藥企業。在張琛眼中,德善業務規模愈做愈大,意味救的人愈來愈多,福報也會愈來愈大,而這些善緣的出現全因一位佛堂居士。

1974年上海出生,上山下鄉, 母親落田工作,便把她放在田埂的菜籮筐內。1978年父親帶她來香港。兩三年後,父親跟鄉間的母親離婚再娶,張琛惟有與祖母同住。她形容祖母是「半個賭徒」,每天打麻將。7歲時她要獨自步行45分鐘上學。9歲時,同父異母的弟弟來祖母家暫住,還要看顧弟弟。童年會否覺得不快樂?「你都不知什麼是快樂,便不會知什麼是不快樂!」這種成長背景,煉就了她硬淨、堅持的性格。

愛「蒲」少女遇到佛堂居士

中學畢業後,她做過銷售和文員工作,經常和朋友去「蒲」、愛玩、坐唔定,熱鬧過後常有迷惘失落,人生沒有任何目標,她形容自己「好似浮萍,飄呀飄,不知會飄到哪裏去!」這時有朋友說會去佛堂和一位女居士傾偈,張琛出於八卦也跟了去。或許是與佛有緣,在佛堂她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愉悅,便經常到來打坐唸經,曾跟菩薩說:「我沒什麼要求,只希望菩薩給我智慧,讓我有一個智慧人生!」

在佛堂,二十多歲的張琛遇到改寫她一生的趙居士,後來更創立「德善堂」中醫診所,「德善」二字亦是居士所贈,提醒她要有「醫德」和「行善」!

居士與張琛投緣,知道她家族有中醫淵源,察覺她心夠定,有做中醫的品賦,鼓勵她從醫。那時適逢特首董建華提出中藥港概念,院校多了中醫課程,之前從未想過讀中醫的她,於是在1999年報讀香港大學校外進修部的中醫學位課程。

半工讀期間,她曾到旺角區的小型中醫診所工作,負責執藥、跟房、拔針,「那時肯做便有機會,從中學習到不少中醫知識!」不久,她還未畢業,已大膽為朋友看症,由於效果不俗,遂以表列中醫身份在家開診,賺取學費、生活費。

一個學醫不久的「𡃁妹」,怎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張琛估計是朋友或病人被她看診時的熱誠打動,口耳相傳。她認為,年紀輕被別人質疑是正常不過,所以當有人願意給她機會,便會好好把握,用療效、能力和誠意,令對方再給予機會。「我是以求心態來讀中醫!沒有退路或馬虎去做,焗住要好畀心機!」

名人病人是「貴人」

她的熱誠亦為她帶來一些名人病人,其中一個是影星鄭伊健,這些名人日後成為她的「貴人」,吸引更多人慕名而來。那時的診症量高達每日40人次,忙得不斷走堂,連功課也應付不暇。

除了名星,也不乏文化界人士,例如李歐梵的太太因抑鬱症經朋友介紹來看診,其後病情得以好轉,張琛自謙不是醫術高明,只是大家有「醫緣」。「我不敢說自己當時的醫術好,但絕對是一個好的聆聽者,抑鬱症病人有心結,我能夠理解她的心結。」治療過程不單用藥,還要聆聽對方的經歷,教她打坐唸經,紓解心結,然後減少西藥,慢慢康復。

後來張琛為想生兒育女的明星調理身體,被傳媒「狗仔隊」冠以「生仔聖手」的名號。張琛自信地表示,自己曾在北京的醫院駐診,負責婦科和生殖科,「你落去我診所,就會見到幾百個小朋友的相片貼在那裏!」

回想創業路可謂荊棘滿途, 二千年張琛以全副身家十萬元創立德善堂中醫診所,遇到第一個困難是家人反對,質疑她未畢業、無經驗,不應貿然創業。「我個人好固執,我跟他們說,如果我啲藥無人食,我自己食晒佢!」成功在於你是否願意破釜沉舟,這是她一直的座右銘。

家人零支持下,她在銅鑼灣租下千多呎的三房單位,一間做睡房、一間做執藥房、一間做針灸房, 大廳用來診症。那時她養了三隻貓,病人候診無聊會和貓玩,肚餓就自行入廚房煮麵,大家關係就像朋友。

張琛因忙於診症,沒時間到內地實習,結果2005年才拿到學位,但早在2003年,她已考取香港註冊中醫資格。張琛完成學位後,她還到港大修讀碩士。她強調,若沒有臨床經驗,中醫等於是白讀,文憑只是一張沙紙,「病人才是你老師」,每看一個病人,都會學多一點。「現實中病人並非如書本中的典型;前一晚睡眠質素如何、看症時心情好壞、個人體質等,都會影響症狀,所以不能生硬套用。」

創業初期,張琛有近十年時間,平均每日看幾十個症,累積診症次數以十萬計,開方百萬條。如今她專注腫瘤專科,每天只看30個症。「中醫的價值不在於商業模式,最重要的是經驗方!」

祖上是御醫傳人

張琛對於中藥的記性極佳,幾百種藥的藥性瞭如指掌,因此敢於用藥。這種「中醫基因」也許可追遡至母系祖上韓半池,韓為百多年前清末名醫,師承光緒皇帝御醫陳蓮舫,次子韓鳳九同為中醫,父子於江浙一帶享負盛名。
她聽母親憶述,文革時為怕被搜到醫書,要在家中挖穴深埋,埋不了的便當柴枝燒毀。「你想想有多少靈驗的中藥經驗方,因此而失傳!」張琛不禁流露黯然的神色。

現時德善旗下德譽製藥的中藥產品都是由張琛行醫多年的經驗方研發而成。「中醫經驗方很有價值,最少要有一千幾百人食過有效,才可以用來製成產品。」她希望日後產品可以用中成藥名義在大灣區註冊。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張琛不單想「流方百世」,還想將中醫藥推向世界。「我覺得有人的地方,便應該有中藥,既然上天給我這個能力、天份,我覺得我有一個責任,應該將這件事(中醫藥)繼續向前推動,以便幫到更多人。如果菩薩加持,要我做多些普渡眾生的工作,我會盡一生之力走下去!」

張琛相信世界唯一恒常的是無常,人所擁有的一切都只是過眼雲煙,「你以為自己擁有財富,但其實財富只是供你短暫支配,死後便一無所有,縱然留給子孫,亦可能轉眼敗光。」她追求流「方」百世,不是留「錢」百世!

貓咪懂人性 慰藉孤苦童年

童年孤苦,惟有貓作伴,自此張琛愛上貓,迄今共養過30多隻。作為醫師經常面對生老病死,貓一生短短十多廿年,生離死別亦成為常態。「現在班老人家走了,家中只剩下四隻,覺得好像很少,又想入番一兩隻。」不用看診,也知張琛患有貓奴常見的囤貓症。

第一次接觸貓咪是小時候與祖母共住,那年頭物質匱乏,沒有玩具,貓咪成了玩伴。「牠們懂人性,要求簡單,吃飽便開心;相反人便很難服侍!」

寫藥方要貓咪批准

到她在銅鑼灣開診時,在前店後居的單位內養了三隻貓,病人在大廳候診時會和貓玩以打發時間。其中一隻叫波波的波斯貓最得張琛寵愛,診症時會跳到桌上搗蛋。

每當張琛準備開處方,波波便會跳到桌上以貓爪擋在落筆位置,怎推都推不走;直至張琛交出貓零食,才乖乖地「輕移肉塾」,坐下看她開方。張琛笑着回想,「我當時每次開方前先要取得牠的批准!」

後來波波不幸猝死,令她非常傷心。出事那天有位重症病人到來做針灸,波波當時就在針灸床下休息,病人離開不久,波波猝死;過了兩天,再有一隻貓突然離世。她估計,中醫有「病氣」的說法,可能是重症病人針灸時排出「病氣」,小貓禁受不起。三天內痛失兩貓,嚇得她趕緊將僅餘一隻貓咪搬離診所。

醫治貓中風

張琛不單醫人,亦試過醫貓。家中曾有貓咪中風,獸醫建議為牠安樂死,張琛不捨得,便嘗試用自己的醫藥知識為牠醫治,希望有奇蹟出現。張琛將給人吃的、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常見西藥切細,餵給貓吃,再為牠針灸,很神奇地貓咪情況有所好轉,最後還可以走路。被問到會否考慮拓展寵物中醫市場?張琛笑言,太忙,暫時無時間搞了!

錯誤中學習做老闆 厚積薄發逆市擴展

二千年創立時,德善堂只是一間前店後居的小診所,發展至今天擁有中醫門診、健康管理、健髮、製藥四大業務;當日只有張琛一人一腳踢,今日團隊已有二百多人。

既是首席顧問醫師,也是集團CEO,雖然管理這個迅速發展的中醫藥集團日理萬機,但張琛仍堅持逢周一、周五在前線應診,因為一來難捨病人,二來也是為了掌握第一手資訊,以便教導旗下年輕醫師。在別人眼中,她已經由醫師搖身一變成為成功女企業家,但她坦言:「在診所與病人交流,比起在商場上見客談生意更自在。」

醫而優則商是很多中醫師的夢想,張琛笑言,「自己當初因為無知所以開舖做老闆,心口掛個『勇』字,結果洗濕個頭,唯有做下去。」二十多年來,經常「撞板」,交了不少「學費」,才煉就今天的管理能力。所有企業的疑難雜症,她都一一經歷:試過有職員「穿櫃桶底」、請錯高層管理、花了大筆錢做錯市場推廣、旗下中醫離職後搶走客人、公司內部分幫分派、辦公室政治、職員拉大隊集體辭職,以及與小股東意見分歧等,不一而足!

「我想做事業,佢哋望回報」

其中與小股東意見分歧,便浪費了德善5年發展時機。「我想做事業,佢哋希望回報,大家都無錯,只是立場不同。」終於張琛在2017年收購對方股權,成為單一股東。

統一股權後,花了一年時間重整公司架構,準備出擊時,卻遇上2019年社會運動,2020年世紀疫情。猶幸對業務影響不大,毋須裁員節流,還可以藉加薪令團隊更穩定。張琛認為,大環境轉差成本反而降低,正是拓展業務的良機。首先是和大型連鎖藥妝店合作,開設俗稱店中店的中醫診所。

趁平租簽長約

此外,已在銅鑼灣租用全層過萬呎商廈作為旗艦店。「好多嘢『砰』一聲就去做,主要因為租平!」以旗艦店為例,以往月租可能要逾百萬元,現時租金回落,便把握機會簽下較長期的租約。

雖然投資愈來愈大,張琛並不急於引入策略性投資者。以往股東分歧的經驗令她明白,自己對中醫有情意結,但投資者往往只對搵錢有情意結,未來幾年會採取穩紮穩打的方式,先發展成為香港中醫藥的龍頭,然後謀求海外大展鴻圖,並計劃2023-24年上市。

張琛不諱言,香港無論人工、 地租各方面都成本太高,對發展中醫藥是一大阻礙。「做中醫藥不是投機炒賣,過程不能有絲毫馬虎。你想想炮製一劑中藥要經過多少流程,藥單由門診交來執藥,反覆核對、控制爐火、包裝運送。每劑才百多元,利潤只有十元八塊。」由於德善堅持選用最好的原料,唯有將規模做大,薄利多銷才能盈利。

大灣區開中醫院

要壯大發展,下一個目標是衝出香港,在大灣區開設中醫院,以中醫藥為主,輔以西醫技術,選址可能在澳門、深圳、珠海這些較一線及鄰近香港的地區。雖然要面對內地中醫院激烈競爭,但她相信,德善來自香港,有品質、信譽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