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制度不時為人詬病,高度競爭的學習環境損害師生身心健康。2000年起,教育統籌委員會發動教育改革討論,滿腔熱血要肅清「高分低能」,推動全人發展。轉眼二十餘年,教改愈改愈差,近年更湧現移民潮、退學潮,教育局表示,師生流失不代表不滿教育制度。真的是這樣嗎?
撰文:郭顯通 本刊記者
今年7月,香港中一派位驚見「搶客」現象,有外區的學校派教師到觀塘教育局搶收新移民學生,競爭激烈恍如樓盤開售。
現時全港大、中、小學都面臨學生流失,雖然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學生、教師流失不代表不滿本港教育制度,首要因素是出生率低。然而,根據教育局公布《2021/22 學年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香港一年間流失3.6%逾2萬5千名中小學生,顯示流失與出生率關係不大。
教育制度僵化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坦稱,香港教育制度是學生流失一大主因。「教育局工作由行政主導,多數見步行步,缺乏前瞻及周全計劃。」他說,多年來教制僵化,有目共睹,但當局缺乏研究部門分析政策利弊,遑論調整,以致停滯不前。
「最大問題是競爭過度。」朱國強解釋,香港教育制度偏重考試表現,弱勢院校隨時縮班,甚至殺校,令教育界人心惶惶,「製造好多缺乏自信、失敗感強的學生,因為一比較,就會影響學習」。偏偏現行教育制度不僅要學生競爭,學校更要競爭,因為收不到生,隨時關門大吉。朱國強說,要融合國家發展大局發展創科,必須改革,「如果個個只重學科成績,會忽略許多重點」。
中學文憑試(DSE)設下入學最低門檻「33222」,隨時「一科累全家」,「如果有個人科科都叻,但英文失手不合格,咁好唔抵!」若有學生是專才而非通才,專精一科而其他科成績不達標,則鐵定與大學無緣。朱國強認為,教育應該以人為本,而非制度為本,「入學要求可從多方面評估,技能可以是其一,不一定只看DSE分數」。尤其近年香港揚言發展創科,技術人才必不可少。
在歐洲,尤其德國這一工業大國,有「雙軌制技職教育」體系,超過半數學生會進入體系,七成時間在企業,三成時間在學校,縮短學用落差,每一個人都可以盡情發展潛能。反觀香港,「失敗者才讀職專」的思想根深柢固,朱國強嘆,「我們的教育幫不到學生發展潛能,不斷製造失敗者,所以那麼多人出國讀書」。而這一切,原來都是教改惹的禍。
教改大失敗
據考評局公布資料,2022年DSE考生人數41610名,僅17269名考生成績達大學門檻「33222」,約四成。「此非特別個案,幾乎每年如是。」香港教育大學榮休教授鄭燕祥對教育效能一向有研究,從2000年教統會發動教改討論起,他一直關注香港教育效能改變。
DSE是2012年因應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而設的公開考試,由於當時專上教育普及,全港學位數量大增,為方便大專院校收生,DSE應運而生。鄭燕祥形容,DSE「一統江湖」,以四主科統一高中課程,反而造成單一化現象。
往時,不少學生捱過會考,為免浪費青春,便即投身社會。DSE一試定生死,「求學是求分數」的風氣更盛,鄭燕祥在《香港教改三部變奏》中提到,社會充滿多元而互相衝突的期望,如家長關注孩子是否考到佳績,能否拿到就業入場券;僱主則懷疑畢業生是否具備職場相關的知識及技能。當分數主宰一切,技能培訓自然失勢,多年來考生表現不達標的慘況毫無改善,鄭燕祥慨嘆,「教改大失敗」。
鄭燕祥說,近年各大專院校都為學生水平感「頭痛」,當中尤以科學、工程專業為甚。「(香港教育)足足浪費二十年,現在才討論教育再改革,好困難。」他認為,現在計劃重心在於發展大灣區樞紐角色,聚集精英,「但學校系統搞得唔好又好難吸引人來」,到底學校表現、人才吸納與產業發展之間如何呼應?似乎仍然難有定案,但從現況來看,搶人才的確比自家培訓人才要容易些。
——節錄自12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