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月推介

王維基:建香港人的電子錢包
「我為什麼要經營HKTVmall?因為我不希望下一代只能光顧海外平台。香港的電子生態系統尚未成形。這... 全文
2020年5月8日
金庸論文曝光 重組「玄武門事變」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談金庸,武俠小說談得多,但關於他的學術成就,尤其他的論文,卻因為... 全文
2020年5月4日
股市料再探底 莫沾手疫情受累股
撰文: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 這一次疫情,至今對全球經濟影響,暫時仍然是... 全文
2020年5月4日
陳志武:中國成最大輸家
中國疫情率先進入穩定期,經濟亦開始恢復,表面上比美國、歐洲有優勢,但是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金... 全文
2020年5月4日
千億基金舵手單偉建:經濟愈差 愈利投資
縱橫金融界多年,單偉建擅長危機中尋寶。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臨,他以「雙贏方案」說服南韓政府,擊... 全文
2020年4月27日
陶冬:中國難因禍得福 香港恐受重創
中國疫情率先進入穩定階段,正在逐漸恢復生產,相反歐美仍在艱苦作戰。有人認為,中國政府調控經濟手段較多... 全文
2020年4月27日
揭歐美大國醫療黑幕 —— 藥廠政治捐獻謀利
新冠肺炎考驗各國醫療體系,美國、英國、意大利等大國均「肥佬」,令人大跌眼鏡。原因離不開一個「錢」字。... 全文
2020年4月27日
蝗災、瘟疫及旱災……人類還有前途嗎?
撰文:李潤茵 本刊記者 氣候異常釀蝗禍 李偉才是香港科普先驅、前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近期出版新作《... 全文
2020年4月27日
自由經濟製造不公 港人追求幸福多於財富
撰文:李潤茵 本刊記者 「香港渡過疫情後,將要重新面對政經危機。」自從「反修例」示威爆發後,惠理集... 全文
2020年4月27日
新冠肺炎解藥難求 靠AI另覓捷徑
「研發傳染病藥一直不受歡迎。第一,並非經常有生意;第二,病毒不停改變,新藥用一陣便可能沒有用,花上... 全文
2020年4月27日
公開大學與肇慶政府籌辦香港公大(肇慶)
新冠肺炎疫情無阻香港公開大學與內地合作的宏大計劃。公大昨日(四月廿二日)正式與肇慶市政府及肇慶學院... 全文
2020年4月23日
全球股災 中港樓價緣何硬淨
撰文:郝承林 專欄作家 環球股市至2月下旬起急挫,但同樣受肺炎疫情影響,中港樓市卻無大波動。新盤只... 全文
2020年4月23日
基建彰顯權力 高調宣傳適得其反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近十年中港矛盾不斷加劇,與跨境基建息息相關。「從政治生態來說,基建是政府實... 全文
2020年4月23日
「別把台灣想得太好!」 創業移民恐蝕3、4年
許多港人視台灣為「烏托邦」,2019年有1661名港澳居民移民台灣,是2014年的1.4倍。不過,定... 全文
2020年4月23日
為特區政府雪中送炭點讚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顏寶鈴 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創香港各行各業,以出口為主的製造業首當其衝,遭... 全文
2020年4月17日
古法製藥囊 助力口罩防疫
撰文:崔紹漢 臨床生化顧問及香港註冊中醫師 中醫一向有利用芳香藥物治療疾病的方法,筆者嘗試結合幾種... 全文
2020年4月17日
「打小人」有益心神
撰文:蕭雪樺 資深傳媒人 神婆「受人錢財,替人消災」,付出的氣力可視為正能量。不是嗎?經她用鞋底大... 全文
2020年4月17日
陳茂波「無災無難」 明年逐鹿特首?
財政司司長的地位明顯「式微」,其實是由回歸之後開始,情況愈來愈明顯。 撰文:莊梓 時事評論員 在港... 全文
2020年4月9日
唐鳳的康莊大道 來自不走正路
撰文:莊南生 本刊特約記者 日本傳媒稱其為「IQ180的38歲天才大臣」,近期透過科網力量領導台灣... 全文
2020年4月9日
人造海鮮將拯救海洋
有期刊對全球捕魚量進行調研,發現全球捕漁量最高的一年為1996年,當時的漁獲為1.3億噸,但之後逐年... 全文
2020年4月9日